个朋友对我说,沉迷在不良生活方式里的人,是因为害怕孤独、不懂拒绝。
不断被抛弃和害怕被抛弃成了时代病,我们不愿意认命,所以害怕停下来、慢下来。
晚上11点关闭手机,第二天早晨看到关机期间,微商还在发朋友圈卖货,烘焙达人还在等最后一炉蛋糕。社交达人在晒跟名人吃饭的美食,自媒体工作者也开启“就不让你睡”模式,晒自己的十万加爆文。
这时候,你感觉自己被抛弃了。原来早睡如此孤独,像你在小学三年级时,被误解成告密者而被全班同学孤立。
因为害怕孤独,我们选择追随热闹者的脚步,可那些搅动时代波涛的人,命有两百斤重,他们身体倍儿棒,精力旺盛。
每个时代都有领跑者,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领跑者高高在上,与普通人的生活是隔绝的,而当网络社交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信息爆炸,焦虑成吨,一夜之间,邻居老王都自称某个领域的领跑者,喜提马尔代夫了。
焦虑分两种——
良性焦虑是对实际任务和当下目标的焦虑。虽然暂时没达到,但我们非常清楚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恶性焦虑是摄入信息过剩造成的无所适从。我们根本不知道焦虑过后应该怎么做,反正看到别人过得好,就觉得自己不努力。
学会拒绝过剩信息,是健康生活的第一步。“我不能再看了,我要静下来”;“我不需要参加这个饭局,我要看几页书”;“我必须关掉电脑,去健身房”,这是不幸或者有幸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要为自己做的心理建设。
每天晚上11点,当我把手机调到飞行模式,虽然恋恋不舍,还是会充满仪式感地对自己说,再见,活色声香、充满诱惑的世界。
为什么总有那多人无法拒绝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都是傻瓜吗?
不是,因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起初都是乏味的;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立刻刺激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这种区别,就像吃一盘草和吃一大盘麻辣小龙虾。吃草的人面向未来,而吃虾的人,活在当下。
人类时刻活在悖论中,即使“活在当下”这句听上去无比政治正确的话,也可能是一句毒鸡汤。
鸡汤之所以会变成毒鸡汤,是我们忘了前提和底线。
活在当下,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不伤害自己的健康为原则;健康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笔投资,它决定我们甚至包括我们的亲人一生的快乐。
健康很简单,从拒绝每一个不健康的小习惯,每一场不健康的饭局,每一个晚睡的夜晚开始。
健康很难,因为拒绝的过程并不让人快乐,你可能因此变得孤独、无趣、像性冷淡患者。
只有当时间证明你的正确,你身边才会重新聚集一些朋友,他们与你同龄却看上去比你年长10岁,受各种慢性病困扰,当年嘲笑你活得像苦行僧,如今却羡慕你还能走四方。
一个自律的人,所拒绝的是唾手可得的放纵带来的即时享乐,他们永远问自己一个问题:5年后我在哪里,10年后我还能这么拼吗?
健康地过好每一天,才是我们成功的底气。
拒绝那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让任何人占用你跑步的时间,拒绝跟喜欢透支健康的人在一起,拒绝信息爆炸强加给你的焦虑,人生要有自己的节奏,你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但可以做跑得最久的。
世界如此精彩,时代瞬息万变,如果不能活得久一点,我们永远不知道时代会变出什么样的魔术,给我们什么样的机会。
别再跟身体开玩笑了,你玩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