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电单车围城,政府为啥不禁?
深圳目前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500万辆,涉及快递、送水、外卖等民生行业从业人员超30万。2024年数据显示,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占全市事故总数15.6%,死亡人数占比11.3%,但深圳并未效仿珠海“全域禁电”,而是将限行区划为三级:高速公路主道全禁,学校周边分时段限行,民生行业车辆可通行二级区域。
有网友提议“学新加坡用鞭刑”,但深圳交警局明确回应:“政策核心是平衡安全与民生需求。”2025年新规延续了2024年政策框架,仅延长有效期,未新增限制。快递员老张说:“我每天送200单,全靠电单车,禁了就得失业。”
对比2016年“禁摩限电”风暴——10天扣车1.8万辆、拘留874人引发舆论反弹,如今政策更柔性。交警在政策解读中坦言:“未设非机动车道的隧道、高架仍需限行,但快速路辅道不包含在禁行范围内。”
深圳的选择藏着城市治理密码:盐田区盐三路、坪山碧三路至今允许自行车通行,这是全市唯一不受限的“例外道路”。外卖平台数据显示,限行政策实施后,福田区午高峰配送时效仅延迟8分钟,而2016年禁行期间延迟超40分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