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个人不但要有宽容之心,也得有计较之心,我深以为然。为什么呢? 仔细想想,的确如此呀!宽容不计较,是做人的美德。宽容他人过失时,实则在消解自身怨气,避免心理毒素累积,是给自己积福报。 道家不是信奉“上善若水”吗?人的修养和德行手机可以随着年龄而变化的。我们身边,年轻时候的硬汉爸爸,年纪长了之后,变成女儿奴、孙子奴,其实就是心性变得柔软,拥有了一颗宽容的心的一个例证。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正规公司有规定 ,上班期间要严格遵守纪律,不得让不相关人员进入公司办公室。 但有一个员工,他因为儿子生病了没有上学,他就带儿子来到办公室。结果被老板撞上,老板当着其他员工的面,批评了该员工,罚了他的款。 但过后,他又把这位爸爸叫到他办公室,送给该爸爸孩子喜欢的零食,然后允许这个爸爸带着孩子回家半天休息。 这个老板的把“宽容”与“计较”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有原则有棱角,但也有一定的人情味,柔性和刚性并举,赢得了员工的信服。 平时的人际交往也是一样,无关紧要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很宽容,但不是说明我永远没有脾气,别人对我们的恣意妄为不尊重,那肯定是要“计较”的。 计较,是自己给自己的底气和底线。从不计较,永远做老好人,则是给他人一个欺负你无视你的机会和理由。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也好,相处也好,其实先开始都是一个“试探”的过程。因此,彼此把握好“宽容”与“计较”的度,真的挺重要的。 仔细想想,我这样说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就如我们教育女孩子要善良温柔中必须带有锋芒,就是这个道理。 平常人同样可以具有宽容的一面,更要有一些底线不容他人越界。 所以,计较并不总是个贬义词。真正的成熟,在于理解宽容是选择的智慧,计较是守护的艺术。 当我们在宽容中保持清醒,在计较中心存悲悯,善良做人仍要保持不容侵犯的锋芒,这便是我们需要不断修炼的人生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