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难被真正打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说他弱,你看现在被北约国家围殴,俄罗斯照样撑了三年;说他强,乌克兰打了几年?现在还没拿下。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和中美一样,具备 “立于不败之地” 的底层逻辑。 首先是 “家底厚”。1700 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横跨欧亚,油气储量世界第一,粮食产量够喂饱整个欧洲,连淡水都占全球五分之一。这意味着啥?就算西方把制裁玩成 “窒息式”,俄罗斯关起门来也能自给自足。 去年欧洲因为断气差点冻瘫,德国民众上街反战,就是被俄罗斯的 “油气武器” 卡了脖子。更绝的是,它把资源变成外交筹码,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一堆兄弟顶着压力跟它合作,全世界反对制裁的人口有 48 亿,比支持的多好几倍,美国想孤立它?根本做不到。 其次是 “抗揍体质”。俄罗斯被西方制裁了这么多年,早把金融链、产业链调成了 “抗压模式”。军工产能更是吓人,去年弹药产量暴增 13 倍,无人机翻了 3 番,连伊朗、朝鲜都变相给它输血无人机。 你北约援乌的武器刚到货,俄军的巡飞弹就炸过去了 —— 去年炸掉法国在乌克兰的无人机工厂,今年又端了波兰的补给机场,后勤耗得起。再说工业体系,虽然不如中美全乎,但从导弹到坦克能自己造,战时动员 16 万新兵,85 个联邦主体一起发力,后方稳如泰山。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 “核威慑” 这张底牌。普京早放话 “没有俄罗斯,还要世界干什么”,2000 多枚战术核弹部署在西部,伊斯坎德尔导弹从加里宁格勒发射,10 分钟就能覆盖华沙。 北约敢大规模介入?先想想会不会触发 “相互确保摧毁”。当年古巴导弹危机,美国都得认怂,现在更不敢冒这个险。所以拜登说 “不派地面部队”,马克龙把战机部署在罗马尼亚边境避战,本质上都是被这颗 “不定时炸弹” 吓住了。 最后是普京的 “战略定力”。这人执政 22 年,把国内亲西方势力收拾得服服帖帖,民意支持率涨到 83%。去年换防长别洛乌索夫,搞 “战时经济”,把国防预算提到 GDP 的 6.7%,摆明了打持久战。 最近又计划在苏梅州建 40 公里安全缓冲区,用 “以攻代守” 的策略挤压乌军空间。美国想靠制裁逼俄妥协?别忘了,俄罗斯连克里米亚都能吞下去,现在更不可能在战略缓冲带问题上让步 —— 乌克兰要是加入北约,导弹就顶在鼻尖上,这仗打到最后,本质上是俄罗斯在守护 “生死线”。 说白了,俄罗斯能撑住,靠的不是单纯的军事硬拼,而是 “资源自给 + 工业韧性 + 核威慑 + 民族凝聚力” 的组合拳。 就像中美一样,这种级别的大国,只要不自己内乱,外部压力越大越容易抱团。北约就算倾巢而出,也得想想:是把欧洲变成核战场,还是耗到自己经济崩盘?历史早证明,跟俄罗斯打持久战,从来没有赢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