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刚宣布对中国钢材加税,最高 27.83%,韩国反手就跟进 38%。越南是中国钢材出口的头号买家,去年从中国买了 1273 万吨钢材,占中国总出口量的 12%。韩国紧随其后,去年进口中国钢材 819 万吨,这次专门挑造船和建筑用的厚钢板加税,宝钢、沙钢等大企业都被 “点名”。 这波操作看似跟风赶时髦,实则背后各有小九九,美国先给进口钢铁铝材扣上 “国家安全” 的帽子,劈头盖下 25% 的关税,搞得全球钢材市场鸡飞狗跳。 越南虽说 60% 的钢铁进口都靠中国,平时买得欢,这会儿却跟着美国节奏走,搞了三档反倾销税,从 11.02% 到 27.83% 不等,说是防 “低价倾销”。 可明眼人都知道,越南本土钢厂产能跟不上,基建项目又扎堆开工,去年光从中国进口的钢材就撑起了半壁江山,这会儿加税,简直像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韩国更有意思,去年前 5 个月从中国进口钢材直接突破 10 亿美元,贸易逆差比前年翻了三倍,国内钢铁企业急得跳脚,嚷嚷着 “中国货抢了饭碗”。 但说白了,韩国浦项制铁这些老牌钢厂设备老化,生产成本比中国同行高 20% 以上,同样一吨造船用厚钢板,中国企业能做到成本 600 美元,韩国得卖到 800 美元,市场竞争力明摆着。 现在韩国政府听着本土企业喊冤,直接祭出 38% 的高额关税,说是保护产业,不如说是给落后产能 “打补丁”—— 你设备不更新、技术不升级,光靠加税挡枪,能挡住几天? 网友瞅着这场面直乐呵:“山东要是不卖白菜给韩国人了,他们还不得老老实实的?” 这话虽说带点调侃,却戳中了关键。 越南、韩国跟着美国玩关税游戏,本质上是在中美博弈里找平衡,可问题在于,中国钢材出口靠的是性价比和产业链优势,不是靠 “低价倾销”。 越南的钢结构厂、韩国的造船厂,哪个离得开中国质优价廉的钢材?就说韩国现代重工,去年接的几个巨型货轮订单,用的都是宝钢的高强度钢板,现在加税,相当于自己往生产成本里扔石头,最后要么转嫁给下游企业,要么逼得本土船厂去国际市场上跟日本、欧洲同行拼价格,怎么看都是 “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更值得琢磨的是,全球钢铁产业链早就绑在一块儿了,中国出口钢材里,30% 是加工过的高附加值产品,越南、韩国进口后还要深加工出口到欧美,现在层层加税,等于在供应链上设路障,最后运费、税费全算进终端产品里,欧美消费者买单时嫌贵,回头还得骂这些国家 “不会搞经济”。 说白了,与其跟着美国玩零和游戏,不如踏踏实实坐下来谈合作 —— 中国有高效产能,越南、韩国有区位优势和深加工能力,三方联手把产业链蛋糕做大,不比互相扔关税炸弹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