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宗室制度很聪明,皇子获封亲王后,一般会赐予1000-3000户的实封(实封不在这个范围内的亲王极少,可以忽略),然后亲王死了之后,不管儿子分别是啥爵位,都只能瓜分父亲留下的实封,但是承嗣子可以多分一些,其他儿子均分剩下的,也就是除了皇帝本人之外,其他宗室成员生多少小孩都不会给国库带来任何额外开支,假如亲王实封两千户,每户纳税一贯钱,那么这个亲王只有一个儿子的话,亲王死后朝廷每年给他儿子两千贯钱,亲王如果有一百个儿子,那亲王死后朝廷每年给他一百个儿子一人二十贯钱,还是一共两千贯钱。而且从唐玄宗时期开始,亲王的实封每传一代要收回1/5,儿子只能瓜分剩下4/5,代代如此直到五代后全部收回。相比之下明朝宗室多生一个就给朝廷多一份负担,而且还设置了亲王、郡王两层世袭的封爵,亲王世袭也就罢了,亲王的余子封郡王也世袭,这就造成负担的指数型上升。(清朝的亲王虽然有的也世袭,但没有继承王爵的其他儿子只有低级爵位且三四代内会降到闲散,不会一层套一层的世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