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认的带娃六法,看似简单,实则深含驯养之理。 孩子不吃饭,便饿他; 孩子脾气大,便少骂他; 孩子不看书,父母便多看书; 孩子磨叽,便少催; 孩子急躁,便养个宠物; 孩子不学习,父母便不看手机。 此六法,表面上是育儿之术,内里却是驯养之道。 人之初,性本驯。孩子生来便是一张白纸,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那纸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墨迹。孩子不吃饭,饿他几顿,他便知道饥饿之苦,自然求食。这不是惩罚,而是让他体验自然的结果。饿,原是人生最初的老师。 孩子脾气大,父母若以暴制暴,不过是火上浇油。少骂他,反使他无所适从,脾气无处发泄,终将自灭。脾气这东西,原像野火,无人添柴,自然熄灭。 至于读书一事,尤为可笑。许多父母自己从不翻书,却逼孩子终日伏案。孩子眼睛雪亮,岂不知读书不过是父母口中的"应该",而非生活中的常态?若父母自己手不释卷,孩子自然效仿。人总是模仿他看到的行为,而非听到的说教。 磨叽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不停催促的父母。催促如同鞭子,抽打着孩子缓慢生长的神经。少催他,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行走,他反而会加快脚步。人的天性中,原有一种不愿被驱赶的反抗。 急躁的孩子,养个宠物倒是良方。猫狗之类,自有其从容不迫的生活节奏。孩子在与宠物相处中,不知不觉被那种缓慢所感染。宠物的生命,原是一剂调节人类急躁的良药。 最妙的莫过于最后一法。孩子不学习,父母便不看手机。多少父母整日捧着那发光的方匣子,却要求孩子专心致志?孩子看在眼里,心中自然生出疑问:为何你们可以,我却不可?放下手机,父母的身影便成了最好的教科书。 驯养之道,不在言传,而在身教。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要改变影子,先调整身形。这六法背后,是一个简单的真理: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 生活从来是最好的老师,而父母不过是生活的翻译官罢了。
猜你喜欢
写给天底下所有父母的10句话:1,第一句话:如果孩子敢当面顶撞你,说明你是个好
2025-05-02
凉月疏星心忧
原来真的有人会讨厌孩子
2025-05-01
赵子谦
妈妈必须告诉孩子什么是自信自信就是:别人说你做错什么,你不会着急否定,也不会立马
2025-05-01
禅心笔记
原来这才是孩子自卑内向的原因
2025-05-02
趣味罗同学
16句话让孩子乖乖的放下手机:1,第一句话:孩子,你如果想玩手机的话,先考虑一
2025-05-02
凉月疏星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