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李靖灭了吐谷浑后班师回朝,李世民在准备赏赐李靖的时候发现李靖位高权重,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看到李世民比较尴尬,李靖自己提出:请陛下赏赐臣吐谷浑国主夫人,臣在灭掉吐谷浑后并没有将其杀死,还望陛下成全。 李靖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平凡,舅舅是隋朝的名将,祖父封公,父亲封太守。李靖家中这些功勋可不是油嘴滑舌换来的,而是在战场上确确实实打出来的。李靖从小就熟读兵法,父亲多次叮嘱:生逢乱世,一定要勤习武艺,建功立业。 隋朝灭亡后,李靖追随李渊,与李世民一起帮助大唐打下了不世功勋,也被誉为大唐第一军神。能够获得这个称号,说明李靖在统兵打仗这一方面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公元621年,李靖率兵征讨萧铣,江面波浪很大,雨水还在不停浇灌。 这个时候萧铣军认为李靖断然不会过江,还能过一段时间安分日子。谁料李靖根本不听下属劝阻,执意过江,李靖告诉手下:现在过江是我们最大程度减少伤亡的时候,萧铣断不会认为我们会在此时过江。 果不其然,唐军渡江后萧铣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立马派使者请降,此战后李靖也被封为上国柱。李世民曾评价李靖:国之柱石,铮铮铁骨。李世民登基之后,突厥方面一直都在挑衅,大唐多次派兵遣将,都无法将突厥彻底消灭。 这样一来边陲小国也开始纷纷效仿突厥,认为大唐新主刚刚登基实力自然是腾不出手收拾自己,因此纷纷与突厥一样派兵在大唐边境掠夺资源,李世民面临内忧外患的确是顾不上收拾他们。 公元630年,突厥发生内部叛乱,分为了东西突厥两大势力,大唐也积攒了足够的兵源准备对突厥动手。李世民也是决定让李靖出山,李靖接到命令之后,立马带兵前往边境地区,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收拾了东突厥。 东突厥被灭后,西突厥都俯首称臣,不料吐谷浑国主还是像之前一样,继续掠夺大唐边境资源,面对吐谷浑李世民决定先礼后兵,派出了使者准备与吐谷浑和谈,不料吐谷浑国主直接将使者扣押,并且还派兵攻打大唐边境。 李世民此时龙颜大怒,让段志玄带兵平乱,虽然捷报频传,可根本没有打疼吐谷浑。吐谷浑依靠着地理优势,拖住了段志玄的大军。唐军刚刚准备撤退,吐谷浑的军队就攻打了武威,掠夺了很多的资源。 面对吐谷浑嚣张的气焰,李世民没有办法的时候,李靖请命一举消灭吐谷浑。此时朝中大臣纷纷看向李世民,大家都很清楚李靖的军功已经很多了,现在到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地步。 可眼下除了李靖或许真的没人能够帮助大唐收拾了吐谷浑,于是李世民无奈地下令:校场点兵,择日出战。几天后,浩浩荡荡的李唐大军就出发了,李靖出征的路上不少小部落都出来投降,可党项首领却一直都在拼死抵抗。 李靖在两军阵前说道:我大唐军队所向披靡,你确定要阻挡我军进路吗? 党项首领却说:我不想与大唐为敌,可无奈吐谷浑大王是我的老丈人。 李靖听后哈哈大笑说道:你若随我灭了吐谷浑,吐谷浑的女人随你挑选,你还缺一个老丈人吗? 党项首领听后立马就同意了李靖的意见,随后党项首领还让李靖直接从党项人的地盘进入,可以穿插到吐谷浑的腹地。进入吐谷浑腹地后,吐谷浑王又开始带着手下逃跑,并且毁掉了城中所有的粮草。 属下侯君集建议到:我军虽粮草补给跟不上,可一旦让吐谷浑人安然无恙走掉,他们过不了多久又会回来。因此何不以战养战,将现在所有的粮草集中交给精锐的骑兵,让他们前去追杀。 李靖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侯君集的意见,很快大唐军队就追上了吐谷浑撤退的部落,直接俘虏了数万头牛羊,这也解决了短暂的粮草问题。吐谷浑国主看到这一幕后,立马放弃了老弱病残率领部队继续逃窜。 侯君集率骑兵追击半月,最终在乌海又大败伏允,伏允身边骑兵不足万人。他令部下阻挡唐军,只带妻儿及少数族人逃之夭夭。 在逃跑的路上,吐谷浑的族人将他们的大王杀死,首级献给了大唐,人口粮册全部献给了大唐以表自己投降之心。 李靖班师回朝后,李世民大喜可就是不知赏赐李靖什么比较好,李靖看出了李世民的为难,主动提出了要吐谷浑王妃的要求,李世民知道这是李靖给他台阶下,直接就答应了。 公元649年,李靖病逝,享年79岁,特批陪葬昭陵,位列凌烟阁24功臣第八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