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死盯着中国的美国万万没料到,印度居然率先“开炮”!
这边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发展,又是加征 34%的关税,大搞贸易战,又是联合东南亚小国推行“印太战略”,在台海和南海不断制造事端,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小跟班”印度,却突然狠狠给了它一记“闷棍”,新德里的执法车辆径直冲进美国国际开发署驻印办公室,这摆明了是要掀桌子!
这事儿得从去年说起。当时,美国国际开发署打着“民主援助”的旗号,承诺给印度 2100 万美元的“选举援助款”,声称要助力印度“完善选举制度”。结果印度一查账,嘿,这钱根本没进印度账户——1340 万直接打到了孟加拉国的 NGO“民主之声”账户,剩下的 500 万,300 万给了反对党国大党,200 万给了大学生反政府论坛。
这哪是什么“援助”,分明是给莫迪政府“挖坑”啊!
美国这套操作其实并不陌生。他们惯用的“民主基金”,表面上是扶贫救灾,实际上全是政治算计。就像之前在孟加拉国,“民主之声”专门培训年轻人搞街头抗议,去年刚把总理哈西娜赶下台。
这种“颜色革命”的套路,如今又想在印度上演,莫迪政府哪能答应!直接抄了 USAID 驻印办公室,8 家挂着“国际援助”牌子的美国机构都没能逃脱,明确要求美国大使馆交出过去十年的交易明细。印度国防部长辛格气得直拍桌子:“说好的钱呢?怎么都进了反对党腰包?”
再看美国这边,一看事情败露,直接撤销了剩余资金,想让账本“消失”。但印度执法人员可不是好惹的,一路追查下去,又从查封的机构里搜出 200 万美元,全是新一批给反对党的“活动经费”。这就好比请朋友吃饭,结果他把钱全用来给情敌买礼物,换谁都得火冒三丈。
可以说,这下莫迪是彻底和美国撕破脸了,印度媒体都说,以后美印两国还能不能合作,都成了未知数。
有人就会问,印度要啥没啥,凭什么敢这么强硬地对抗自己的美国“老大”呢?其实,这事儿背后有着三大深层逻辑。
第一,印度早就看穿了美国的“印太战略”本质。美国嘴上说“联印制华”,实际上是想让印度当“马前卒”,自己在后面坐享其成。印度学者刘宗义就曾指出,美国对印度的定位是“战略工具”,并非平等伙伴。
第二,印度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术”玩得很溜。一方面和美国搞“四方安全对话”,另一方面又和中国保持经济合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项目上。
第三,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莫迪需要通过“反美”来转移矛盾。去年印度 GDP 增速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打击“外部干涉”正好能凝聚民心。
表面上看,印度和美国闹僵了,但从更深层次来说,这事儿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个“意外之喜”。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布局被印度搅乱了,短期内可能会把更多精力放在修复美印关系上,从而减轻对中国的压力。
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印度的“战略自主”是把双刃剑,今天能反美,明天也可能对华强硬。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审视外来资金的政治意图,美式干预战略的末日或许真的不远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