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州,一男医生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连续几日,通宵守在ICU门口,十分好奇,便问老人:“老人家,您为什么不找个地方住下?”哪料,下一秒,老人说出来的话竟让医生忍不住掉眼泪,随后,医生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动态,让医院瞬间炸了锅。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3年的秋天,广州的天气依旧带着几分暑气,中大第三附属医院的ICU门口却多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一位70多岁的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和一条旧黑裤,脚上踩着一双蓝色拖鞋,日复一日地守在那里。 医院的ICU主任李辉第一次注意到他时,只是觉得有些奇怪,这老人每天都坐在门口的长椅上,时不时站起来,踮着脚往病房里张望几眼,又默默坐回去,嘴里念叨着什么。 几天过去了,他的衣服没换过,鞋子也没换过,身边只有一个小布袋,李辉心里纳闷,这么大年纪的人,怎么老待在这儿不走? 出于好奇,他走上前,轻声问了一句:“老人家,您为什么不找个地方住下?”没想到,老人抬头看了他一眼,下一秒说的话却让这个见惯生死的医生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老人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沉甸甸的疲惫,他告诉李辉,自己是从湖北恩施来的,前几天接到医院的电话,说大儿子在工地上突发脑出血,送来抢救。 他家里还有个卧病多年的老伴和一个患病的小儿子,全靠大儿子在外打工养活一家人,接到消息那天,他手抖得连电话都拿不稳,赶紧托亲戚照顾家里,自己连夜坐火车赶到广州。 到了医院,得知儿子抢救过来了,可还没醒,一直躺在ICU里,老人松了一口气,可马上又被高昂的费用压得喘不过气,他舍不得住旅馆,吃的是带来的干馒头,喝的是医院的免费水,困了就在长椅上眯一会儿。 说着这些,他浑浊的眼里泛起了泪光,李辉站在旁边,喉咙发紧,他见过不少病人家属,可像这样孤零零守着、全家命都悬在一根线上的老人,他还是头一次遇到。 老人说完,低头捏着手里的水瓶,眼泪一滴滴落在地上,李辉心里酸得厉害,他知道,大儿子要是醒不过来,这一家子就完了,回到办公室,他冷静了一下,掏出手机,把老人的事写了下来,发到朋友圈里。 他没多想什么华丽的词,就简简单单说了老人的处境:儿子在ICU昏迷,家里老伴和小儿子都指望他,老人却连饭都吃不上,只能守在医院门口,他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发出去也没指望多大反响。 可没想到,刚过几分钟,他的手机就响个不停,屏幕上全是红点,都是朋友圈的回复和私信,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医院,也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李辉的朋友、同事看到后,马上问他怎么帮忙,医院食堂的负责人第一个打来电话,说以后老人的饭他们包了,三餐都送热乎的过来,急诊科的护士姐妹腾出一张空床,让老人晚上能睡个安稳觉。 还有人直接往李辉微信里转账,五十、一百、三百不等,甚至有个朋友说,等老人儿子出院,他愿意出路费送他们回家,不到一天,捐款就攒了好几万。 李辉赶紧把钱打进医院账户,付了老人的医疗费,第二天,他带着饭菜去找老人,蹲在他面前说:“大爷,您看看,大家都在帮您,儿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老人接过饭,低头看了半天,眼泪啪嗒啪嗒掉在饭盒上,他抓着李辉的手,一个劲儿地说谢谢,声音哽得说不下去。 有了这些帮助,老人终于不用为吃住发愁了,他每天吃着食堂送来的饭,晚上睡在临时安排的床上,白天就守在ICU门口,等着儿子醒来的消息,医院的医生护士也没闲着,全力抢救老人的儿子。 几天后,好消息传来了,儿子醒了,虽然还很虚弱,但已经脱离了危险,老人听到这个,坐在长椅上捂着脸哭了半天,李辉看着他,心里也踏实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儿子恢复得不错,能自己下床走几步了。 出院那天,老人推着儿子坐轮椅离开医院,阳光洒在他们身上,老人脸上终于有了笑模样,他回头拉着李辉的手,说要是没有这些好心人,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2023年,李辉只是随手问了老人一句,却没想到掀起了一场爱心接力,从医院到社会,一点小小的善意,像水波一样荡开,温暖了这个几乎要散了的家。 老人守在ICU门口的那几天,满脸写着无助,可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伸出的手,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李辉后来常想,自己不过是搭了个桥,真正让这事变好的,是那些愿意帮一把的心。 这件事传开后,不少人感慨,说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只要有人愿意迈出第一步,就会有更多人跟上来,老人和儿子的故事,就像一盏灯,照亮了他们自己的路,也让周围的人心里暖和起来,生活有时候很苦,可总有人愿意分担这份苦,让它变得不那么难熬。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光明网2023-10-25《老人通宵守在ICU门口,医生一条朋友圈让人泪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