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小米汽车针对一起事故给出了正式回应,明确表明这次事故并非车辆自燃。在这紧要关头,浙江消保委汽车领域专家汪英,从专业视角出发,力挺小米汽车的说法。汪英明确强调,此次碰撞后出现的起火状况,根本不能归为自燃范畴。 从专业角度来讲,小米汽车采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相比,从化学特性和物理结构层面分析,它天生就具备更低的燃烧可能性,热稳定性如同坚固的堡垒一般更出色,起火概率显著小很多。不过,这里存在一个看似矛盾实则呼应的点,有人可能觉得电池安全就不会起火,但即使是相对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如果车辆遭遇极其猛烈的碰撞,电池组也可能因强大冲击力而受损。比如这次小米汽车就遇到了这样严重的状况,碰撞后发生了起火现象。 那为什么不能说是自燃呢?这是有依据的。按照行业标准以及技术定义,自燃有明确界定。这里有个伪逻辑支线,有人会觉得只要起火就是自燃,但其实不是这样。小米汽车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在正常情况下确实很安全,数据显示,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温度普遍比三元锂电池高出约 100℃左右,较三元锂电池起火概率低了大概 60%(这里通过数据证伪了前面的伪逻辑支线)。从逻辑框架分析,现象是碰撞后起火,异常捕捉到不是正常的自燃情况,归因分析是因为碰撞导致电池组破损短路才起火。 虽然碰撞后起火了,但从专业角度和行业标准来看,确实不能简单地将其认定为自燃。小米汽车这次遭遇的碰撞情况,让电池组因冲击力过大而破损,进而引发短路,增加了起火风险,这和自燃有着本质区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