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爸爸,三国最后的赢家是谁?
王羲之:当然是我们琅琊王氏了。
王献之:为什么?难道不是司马家吗?
王羲之:司马家算什么。各大家族都不愿意接手那个烫手山芋,只有他家,傻乎乎的去当皇帝。枪打出头鸟,古往今来,哪个当过皇帝的家族有好下场了。而且他费这么大力,现在不也就弄了个“王与马,共天下”么,还是要看我们王家的脸色。
秦始皇:是这样。华夏权力构建的真正传承,看的不是城头变幻大王旗。
上次咱说了燧人氏钻木取火对华夏权力构建的意义,今儿聊聊伏羲。伏羲创立八卦、制定婚姻制度、发明文字雏形,这些成果影响深远。 崇祯:始皇帝,八卦不就是算卦用的嘛,能有多大影响? 秦始皇:非也。八卦看似简单符号,实则蕴含天地万物运行规律。它是古人对自然、社会现象长期观察总结的智慧结晶。
从权力角度,八卦为部落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如根据卦象判断吉凶,决定渔猎、迁徙时机。这使掌握八卦知识的伏羲在部落中威望大增,权力进一步集中,也为早期华夏文明知识体系奠定基础。 汉武帝:始皇帝,那婚姻制度又如何影响权力结构呢? 秦始皇:婚姻制度意义重大。此前人类婚姻杂乱,不利于人口质量提升与社会稳定。
伏羲制定的婚姻制度,规范婚配形式,明确血缘关系,促进家族、氏族形成。家族作为社会基本单位,内部秩序井然。而伏羲作为制度制定者,获得各家族尊崇,权力得以延伸至更广泛社会层面,强化了部落整体凝聚力。 唐太宗:原来如此,那文字雏形的发明,在权力构建上又有何作用? 秦始皇:文字雏形的出现,是文明进步的关键一步。它突破了口头传承限制,使知识记录更准确持久。
伏羲发明的文字雏形,方便部落记录生产经验、天文地理知识等。掌握文字记录权的群体,成为知识传播者与守护者,在部落中地位重要。这进一步巩固了以知识为核心的权力结构,推动华夏文明从蒙昧走向有序。 与同期西方对比,当时西方部分文明虽也有文字,但多服务于宗教祭祀或统治阶层特权。而华夏文字从一开始就注重实用知识传承,为大众所用。西方权力构建常依赖宗教神权与军事力量,华夏则通过知识积累与传播,构建起更具民众基础与文化底蕴的权力体系,为华夏文明长期繁荣发展筑牢根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