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隐形人’突然消失了, 那个每天帮导师跑报销、替师弟师妹改细节的大师兄,去年因数据不足延毕,今年因学校停供宿舍黯然返乡。直到组内聚餐时才发现:群里已经查无此人。 上述是一位网友陈述的——他眼中的大师兄。 翻开高校圈,这类“学术民工”的故事并不鲜见:有人三年多次替导师接送孩子,实验记录本却空白大半;有人一直干横向,自己的论文却被批“创新不足”。当杂务吞噬科研时间,他们成了实验室最勤恳的“工具人”,却也成了毕业系统里最边缘的“隐形人”。 象牙塔里的生存法则何时成了“服务优先,学术靠后”? 你的课题组有“默默无闻的师兄师姐”吗? #高校科研那些事# #读研好不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