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战斗机突然在上世纪70年代甩开苏联一个段位?
内行人的一席话道出其中真相:
一代机和二代机还是相对简单的机械体,战机性能主要取决机械加工能力,这方面各国差距不大,所以苏联还能跟得上美国。
但到了三代机事情,战机性能受材料、动力、电子、雷达等多重因素影响,综合科技和工业实力不如美国的苏联的赶不上躺了。
第三代战斗机F 15与F 16从机身上说与苏联并没有拉开差距,相反苏27家族的气动步局远强于美国。
苏联的问题在电子管和集成电路方向上,电子管虽抗干扰能力强,但是涉及小型化的复杂运算就死了。
准确的说,是从F14拉开的差距,F14的总设计师是华裔,而F14是那个年代的天顶星技术,事实上直到80年代,美军内部海空演习,F15是打不过F14的。
而苏联的苏27,出现比F14晚了10年,除了气动外形得益于苏联的天才数学家搞出来的中央升力体布局领先美国外,其他的所有东西都是落后的。
航电雷达发动机都不如美国,苏27家族一直到2010年代,在我们手里,才终于全方位反超F15。
另外,对未来战争形态预测差异导致美苏在飞机发展上走向不同方向。
苏联的飞机设计是奔着核大战去的,核大战约等于无时无刻的emp冲击,所以苏联把电子技术投在电子管上;
美国预测未来还是常规战争为主,不需要为核大战投入太多资源,所以走晶体管路线。
最后证明美国选对了,核大战至少到现在还没影,性能更强的晶体管让美国获得了巨大优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