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北京日报|郝游:如我在诉

门吱吱呀呀地缓缓合上,把盛夏的阳光都挡在了屋外——陈旧、灰暗,像是一团一团破败的棉絮,把空间挤压得毫无生气。

“我儿子他……”60岁、有些瘦弱的男人一进屋,腿就不由自主地有些颤抖,看着眼前几步远的卧室,却一步也迈不开。

感性的郝游法官,此时强忍情绪,“我先进去看看……”

卧室里,小王全身无力地躺在床上,只有眼球尽力地转动,看向郝游,吃力地说出:“法官好。”

郝游把蓝色的窗帘拉开一道缝隙,把阳光放进些来,然后走到床边,“你的父亲就在门口,他有些激动,你愿意见他吗?”

小王眨了眨眼睛,守在一旁的母亲也点了点头。

在郝游的陪伴下,老王怯生生走了进来,可是看到床上的儿子,他顾不得两手拎着的西瓜和一箱牛奶,几步来到床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开始抽泣。他拉着小王的手,不住说着:“是爸爸的错,是我不好……”

“爸,起来……”小王竭力喊着,直到发不出声音,眼泪也顺着脸颊打湿了枕头。

看到二人控制不住情绪,郝游劝说老王先到客厅冷静冷静。

“情况您看到了,和我在电话里说的差不多……”郝游淡淡地说着话,安抚住老王的情绪。

郝游说,小王和自己同岁,都是37岁。看到索要抚养费的起诉书时,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小伙子已经身患“渐冻症”10年。为了更好地了解案情,郝游来到小王家中。

小王的父母在他14岁的时候离了婚,小王被判给了父亲。父母后来分别组建新的家庭,很少陪伴小王。小王刚参加工作不久,发现自己经常走路不受控制地摔倒,经过检查,被确诊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即“渐冻症”。随着病情不断恶化,小王生活无法自理,除了吃力地说话,其身体已经被“冻住”了八成,医药费支出和护理支出也越来越大。小王的母亲无力负担全部费用,于去年提起了本案的诉讼。

郝游到当事人的家中走访。

“小王生病后,一直住在姥姥这个家里,去年老人也去世了。”郝游对老王说,这对小王打击非常大,感觉最爱自己的人离开了。

“我对不起孩子……”老王把脸埋在了手掌里,弯着腰呜咽着,“我10年前知道孩子得了‘渐冻症’,这么多年却只想着逃避,我不配做一个父亲。”

看到父子之间十多年的“隔阂”迅速破冰,郝游知道自己没有选择“开庭审判”,而是把调解地点约到小王的家中这一做法,对了!

本来小王和母亲在起诉书里,要求的是每月3000元抚养费,但由于小王病情恶化得比较快,需要人照料,在此后和郝游沟通中提出希望能把抚养费增加到4000元。

老王靠开网约车维生,也不富裕,但是见到儿子后,他表示愿意咬牙支付抚养费,弥补多年来的愧疚。

最终双方签订了调解笔录,明确了抚养费的支付周期及金额。

送走了不住感谢的老王,郝游再次回到小王的床前,听他说说心里话。

小王说“不知该不该原谅父亲”,郝游说“自己有一个女儿,才知道什么都剪不断亲情”……夕阳斜照,金色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小王的床上。

郝游告辞时,小王笑了:“你穿法袍真精神!你是个好法官!”

郝游鼓励小王好好养身体,“我会时常来看望你。”

作为海淀法院第三速裁团队长的郝游,无论是同事还是和她接触过的当事人,对她的评价都离不开一个词:温暖。

“这个闺女太暖心了。”年过七旬、单目失明、腿脚不便的蔡大娘,虽然只和郝游相处了2个小时,但是千叮咛万嘱咐儿子,一定要给这位法官送上一面锦旗。

这是一起无争议继承案件,但需要法院出具调解书办理房产过户。蔡大娘由于身体原因很难到法院应诉,立案后不久,郝游就主动来到蔡大娘家中。

蔡大娘听力也不好,郝游耐心地说明情况,一点一点向老人讲解放弃继承的风险。“听明白啦。”蔡大娘同意调解,“能感受到你为我着想,你是个好闺女!”

张先生一家因为房产、继承纠纷,常年不和。其实,案件处理起来并不复杂,只要把房产、继承两起官司合并起来,用一方继承的财产补偿房产的折价即可,难的是抚平当事人多年的矛盾和赌气心理。

郝游一个一个劝说,希望大家守护这个大家庭,为了逝者更应该珍惜彼此。

郝游的苦心、真心、善心,终于打动了张家人,他们在法庭上冰释前嫌,两起拖延数年的案件最终一并解决。

“其实我是在2022年3月才加入速裁这个大家庭的,现在也只能算一个‘新兵’。”郝游说,速裁,既要追求速度,更要案结事了。

2023年,郝游带领第三速裁团队审结各类民事案件7705件,同比增加96%;2024年,在两位同事休产假的情况下,团队依然结案7517件,位列全院结案第一。郝游还获得了“海淀青年榜样”个人奖。

海淀法院法官郝游

取得这些成绩的秘诀是什么呢?

“如我在诉。”郝游说,每个案件都给家庭笼罩了阴影,每个官司都给当事人带来创伤,法官要把自己和当事人换位思考,代入整个案件,才能真切把握案件的突破口,而同理心也会让法官用最恰当的情感、方式、语气等面对当事人,当事人体会到了温暖、感受到法官带来了希望,很多矛盾、心结,自然就解开了。

文章原载于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