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好的营销!”河南开封,一男子种了十多亩大蒜,没想到,大蒜都长蒜薹了,再不及时抽掉,营养都供蒜薹上了,于是男子灵机一动,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免费让人抽蒜薹,想拿走多少就拿走多少,而且还管饭,网友:高低得去抽几斤! 据河南广播电视台4月15日消息,男子本就是想种植蒜头挣钱,结果事与愿违,营养被蒜薹给吸收走了,这要是任由蒜薹疯长,蒜头肯定小的不行。 4月15日的日头底下,几十号人弯着腰在绿油油的蒜垄间忙碌,他们手里攥着刚抽出来的蒜薹,脚边的编织袋鼓鼓囊囊装满了青翠的"战利品"。这干活的不是专业农工,而是闻讯赶来的市民、路过的货车司机,甚至带着孩子来体验的家庭。 当地蒜农老李蹲在田埂上,手指头捻着焦黄的烟卷,眼睛盯着自家十亩蒜地。去年这时候他还能雇得起帮工,今年人工费涨到每斤一块二,算下来光抽蒜薹就得赔进去三千多。眼瞅着蒜薹一天天冒尖,再耽搁下去蒜头就长不瓷实了,老李急得嘴角起燎泡。最后把心一横,在村口电线杆贴出告示:"免费抽蒜薹管午饭,想拿多少拿多少!" 这招还真灵,第二天大清早,城里退休的张大姐就领着老姐妹组团来了。她们戴着遮阳帽,挎着买菜用的小拖车,说说笑笑进了蒜地。"这可比早市上买的鲜多了!" 张大妈利索地抽着蒜薹,顺手教旁边的小年轻怎么捏住蒜薹根部往上提,"瞧见没?得使巧劲,要不把蒜苗带坏了。"两个钟头下来,八斤水灵灵的蒜薹装进了塑料袋,够她们几家分着吃半个月。 要说这免费抽蒜薹的门道,得从大蒜的生长规律说起。蒜薹是大蒜植株顶端冒出来的花茎,要是不及时抽掉,地底下的蒜头就得不到足够养分。 农技员小王下村检查时给老李算过账:晚抽一天蒜薹,蒜头产量得降3%到5%,品相也会差一大截。去年邻村有户人家舍不得抽蒜薆,最后收的蒜头比鸡蛋大不了多少,收购商压价压得厉害,一亩地少挣三百多块。 老李这招看似吃亏,实则精打细算。现在超市蒜薹卖五块一斤,可冷库里走货的收购价才七毛。就算雇人把十亩地的蒜薹全抽了卖掉,刨去人工费还得倒贴钱。 倒不如敞开让人免费采,既省了工钱又保住了蒜头品质。隔壁王婶更会来事,不光管饭还熬了绿豆汤,她说:"城里人来帮忙是情分,咱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干活。" 这事儿在十里八乡传开后,各村都跟着学样。七里沟的刘大哥把自家三轮车改成接送专车,早上六点准时到镇口接人。 种了二十年蒜的老杨头感慨:"早些年都是花钱请帮工,现在倒过来求着人白拿,这世道变得快啊。"他翻出泛黄的账本给记者看:2015年抽蒜薹工钱才四毛一斤,十年光景人工费翻了三倍。 免费抽蒜薹的新招数虽解了燃眉之急,却治标不治本。农科院专家老周下田调研时直摇头:"这法子顶多撑三五年,等老一辈蒜农干不动了,地谁来种?"他掰着指头数出路:得研发适合小地块的抽薹机,搞订单农业锁定价格,最好能把蒜田变成观光园。说着掏出手机展示外省案例:山东金乡搞的"大蒜主题游",城里人花钱下地干活,既解压又帮农户省了工钱。 十亩地的蒜薹去了七八成,剩下些歪歪扭扭的留给自家人收拾。他蹲在地头扒拉着计算器:按现在这进度,蒜头能赶在小满前上市,品相好说不定能卖个高价。远处公路上,满载蒜薹的电动车排成长龙,车筐里的绿色枝条在夕阳下泛着油光。这画面透着几分荒诞,又透着庄稼人的生存智慧——当传统路子走不通时,换个法子也能在夹缝里蹚出条活路。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小莉帮忙 2025年4月15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