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儒说:“当年我在西单,寸土寸金的地方,开了一个将近一千平的店,专卖服装和鞋,我那个店叫特别特,一天卖现金50万到60万,而且那个时候的利润呢,是百分之一百到二百,大概在91年左右,我在做外汇的仓面里边有1300万美金。”
当时的1300万美金。换算成现在的购买力,相当于揣着七八个"小目标"满街晃悠。那时候的暴发户们是真不知道怎么花钱,听说有老板去上海和平饭店吃饭,直接拿大哥大当砖头拍桌上当押金,还有人用百元大钞点烟显摆。
李诚儒自己回忆都忍不住笑:"当年坐电梯见着穿制服的姑娘问声好,随手就是100美金小费,合着现在给700多块钱呢!"更夸张的是买进口车,九十年代初的奔驰S级要价上百万,他眼都不眨就提车,还非要在车头绑两米多长的红绸子,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新买的。
那会儿的"万元户"们消费起来透着股憨劲儿。东四三条胡同的粤菜馆里,常能看见穿貂儿的大哥拿牙签剔着金牙,点菜专挑菜谱上最贵的,其实根本不知道鱼翅燕窝是啥滋味。王府井百货的黄金柜台前,经常有人甩出成捆现金,就为买条拇指粗的金链子挂脖子上。
这种暴富后的荒唐事,说到底还是时代给的机会太突然。就像老李说的,很多做生意的其实就初中文化,突然被钱砸懵了,除了买买买根本不知道还能干啥。不过话说回来,正是这些土大款的疯狂消费,才催生出中国第一批奢侈品市场,给后来的商业发展趟了条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