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王秀娥教授团队在《Nature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AwheatCC-NBS-LRRproteinYm1confersWYMVresistancebyrecognizingviralcoatprotei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经典遗传学方法结合突变体创制、转录组和比较基因组分析,成功克隆了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广、来自山羊草属外源片段渐渗的抗小麦黄花叶病基因Ym1,系统阐明了其从根部源头阻断病毒侵染的抗性机制。
20世纪60年代,由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yellowmosaicvirus,WYMV)引起的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在我国四川首次报道,90年代在江苏苏中等地区重发,最初命名为小麦梭条花叶病,后更名为小麦黄花叶病。WYMV通过土壤中禾谷多黏菌(Polymyxagraminis,Pg)作为介体侵染和传播,因此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最有效和根本的防控措施。不同研究团队在2DL、3BS、5AL、6DS等染色体上定位了抗性位点,其中位于2D上的基因被多个研究团队反复报道,分别命名为QYm.nau-2D(本研究团队)、YmYF、YmIb和Q.Ymym等,但该基因尚未克隆,其介导的抗性遗传机理也不清楚。
2023年,我们发现Ym1来自一个山羊草属物种的外源渐渗(Chenetal.,2023,TAG),由于定位区间重组抑制,增加了Ym1克隆的难度。为此,研究团队引入中国春ph1b突变体促进同源重组,将定位区间缩小至5.8Mb区间(Fielder2D:610.7Mb~616.5Mb);对EMS诱变获得的感病突变体进行重测序,与Fielder(携有Ym1)基因组序列比对,发现候选区间内仅有编码CC-NBS-LRR类抗病蛋白(NLR)基因(TraesFLD2D01G565300)在3个突变体中均发生序列变异;转录组分析表明,该基因受WYMV侵染诱导在根部特异上调表达;共线性分析发现,该基因仅存在于Fielder等携有Ym1的品种中,在其他品种中缺失;因此将其视为Ym1唯一候选基因。功能验证显示,NLR靶向敲除突变体及其基因敲低植株均丧失抗性,而过表达NLR的转基因植株则抗病性增强,证实该NLR是Ym1的目的基因。
进一步研究发现,Ym1通过识别并与WYMV外壳蛋白(CP)互作触发免疫反应:其LRR结构域与CP互作,CC结构域引发细胞坏死。亚细胞定位表明,Ym1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Ym1-CP互作后,Ym1发生核-质重定位(从细胞核转移至细胞质),将其从抑制状态变为激活状态,引发过敏反应,从而赋予根部特异表达的Ym1抵御病毒向根的中柱鞘侵入的能力,阻止病毒进入地上茎叶部位。值得注意的是,Ym1仅抑制病毒侵染,不影响Pg在根部的定殖。
来源分析发现,Ym1仅在山羊草属部分物种中存在同源基因(89.2%-99.6%),例如高大山羊草(Ae.longissima)、西尔斯山羊草(Ae.searsii)等。其中Ym1与小亚山羊草(Ae.columaris,UcUcXcXc)和三芒山羊草(Ae.neglecta,UnUnXnXn或UnUnXnXnNnNn)的Ym1同源基因(分别来自Xc或Xn亚基因组)序列相似性大于99.4%,推测Ym1可能通过多倍体山羊草属物种与普通小麦杂交渐渗进入栽培小麦。
最后,研究团队提出Ym1介导的WYMV抗性的可能模型:Ym1表达具有根部特异性,病毒侵染诱导上调表达;Ym1在没有病毒感染时以自抑制状态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病毒侵染时,Ym1识别WYMV的CP,抗病蛋白转变为激活态并出核进入细胞质,触发过敏反应,从而阻断病毒侵入根中柱鞘细胞和地上部组织。
本研究由南京农业大学已毕业博士陈一鸣、博士研究生孔德卉、青年教师王宗宽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王秀娥教授与肖进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宁波大学陈剑平院士和羊健教授团队、中国农科院的张学勇研究员、杨平研究员为本研究提供了指导和大力支持。河南农业大学陈锋教授、孙炳剑教授、江苏里下河农科所小麦育种团队、盐都农科所郭红研究员团队在多年抗性鉴定中给予大力支持。南京大学孙博教授团队助理教授陈炜博士、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陶小荣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王海燕教授、王巍教授、温明星副研究员、孙丽博士参与本工作。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翁益群教授、悉尼大学RobertA.McIntosh教授和澳大利亚CSIRO的EvansLagudah教授在写作中给予了宝贵意见。本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清平,王秀娥,王耀南,赵彦,王海燕,王苏玲,陈佩度.小麦品种梭条花叶病抗性基因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遗传学报,2005,32:733-737.
[2]J.Xiao,X.Chen,Z.Xu,J.Guo,Z.Wu,H.Wang,X.Zhu,M.Nie,T.Bie,S.Cheng,T.Zhu,M.Luo,F.M.You,X.Wang.Validationanddiagnosticmarkerdevelopmentforageneticregionassociatedwithwheatyellowmosaicvirusresistance,Euphytica,2016,211:91-101.
[3]X.Zhu,H.Wang,J.Guo,Z.Wu,A.Cao,T.Bie,M.Nie,F.M.You,Z.Cheng,J.Xiao,Y.Liu,S.Cheng,P.Chen,X.Wang.Mappingandvalidationofquantitativetraitlociassociatedwithwheatyellowmosaicbymovirusresistanceinbreadwheat,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2012,124:177-188.
[4]Y.Chen,J.Ji,D.Kong,X.Tang,M.Wen,G.Wang,K.Dai,P.Shi,X.Zhang,H.Zhang,C.Jiao,Z.Wang,L.Sun,C.Yuan,H.Wang,X.Zhang,B.Sun,X.Fei,H.Guo,J.Xiao,X.Wang.ResistanceofQYm.nau-2Dtowheatyellowmosaicviruswasderivedfromanalienintrogressionintocommonwheat,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2023,136:1-16.
[5]Y.Chen,D.Kong,Z.Wang,J.Liu,L.Wang,K.Dai,J.Ji,W.Chen,X.Tang,M.Wen,X.Zhang,H.Zhang,C.Jiao,L.Sun,H.Wang,X.Fei,H.Guo,B.Sun,X.Tao,W.Wang,J.Yang,X.Wang,J.Xiao.AwheatCC-NBS-LRRproteinYm1confersWYMVresistancebyrecognizingviralcoatprotein,Naturecommunications,2025,16:3630.
小麦族多组学网站:http://wheatomics.sd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