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刚从巴西买了240万吨大豆,美国农民破防了!巴西大豆449美元一吨,中国从巴西购买了240万吨,花了11亿美元!美国农民看了心里发酸,要是不打贸易战,这11亿美元本来可以装进美国农民的口袋。 还记得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的时候吗?说到底就是拿农产品尤其是大豆做文章,试图掐住中国的“粮食脖子”来逼我们就范。 巴西大豆到岸价449美元一吨,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后直接飙到1008美元,这差价都能再买两吨巴西豆了!有人可能会问,美国大豆难道不能降价吗?问题是他们自己也有苦衷啊。 美国农民种地成本高,化肥、农药、机械样样都要钱,再加上特朗普时代搞的贸易战,中国市场说没就没了,现在就算想降价也得先把关税窟窿补上。 巴西大豆运输周期比美国短25%,而且中国在巴西直接投资了200万吨级的压榨厂,这就相当于把生产线搬到了人家后院。 美国还得走巴拿马运河,要是赶上运河拥堵,货轮在海上漂半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最绝的是,中国这招直接打中了美国农民的七寸。美国大豆出口一半都指着中国市场,现在中国扭头买巴西豆,美国农民手里的豆子卖不出去,只能堆在仓库里发霉。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都急得跳脚,说再这么下去农民要集体破产。美国政府为了安抚农民,只能疯狂撒钱补贴,这钱从哪来?还不是纳税人的血汗钱? 结果就是美国农民拿了补贴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补贴根本填不上市场流失的窟窿,而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却像吹气球一样越涨越大。 中国这边表面上看就是换了个供货商,但背后藏着大战略。以前买美国豆就像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篮子多了,不怕被人掐脖子。 其次,重塑话语权。巴西大豆产量占全球60%,中国买走80%,这就相当于巴西大豆的定价权攥在中国手里。 中国在巴西投资基础设施,帮他们修路建港口,这就像在南美埋下了一颗钉子,以后不仅能买豆子,还能买牛肉、铁矿,甚至影响整个拉美市场。 有人可能会说,巴西豆也有风险,比如物流跟不上、天气不好、汇率波动。没错,但中国早有准备。 巴西物流短板?中国直接投资帮他们建铁路港口。天气不好?中国卫星盯着巴西农田,提前预警旱涝。 汇率波动?人民币结算安排上,直接绕过美元。这就像下棋,中国每走一步都算到了十步之后,而美国还在纠结眼前的得失。 现在最难受的就是美国农民。他们本来以为贸易战能让中国低头,结果中国转头就找了巴西当新伙伴。 美国农民想打官司告中国,结果发现WTO已经被美国自己玩残了。想找其他买家? 欧盟自己种豆子,印度买不起,非洲又太远。最后只能眼巴巴看着中国和巴西把酒言欢,自己却成了这场战争的炮灰。 这事儿给我们什么启示?大国博弈从来不是打打杀杀,而是无声的较量。中国用买豆子的钱,既买到了实惠,又交到了朋友,还重塑了全球供应链。 而美国用关税当武器,结果打伤了自己人,还让盟友离心离德。 不过话说回来,美国农民真的没救了吗?其实也不是。如果美国政府能放下身段,取消关税,重新和中国谈合作,说不定还能挽回一点市场。 但问题是,美国政客们愿意为了农民的利益低头吗?还是继续把农业当政治筹码? 这就像一场赌局,美国农民的命运,就看华盛顿那些老爷们怎么选了。 荆楚网——《巴西取代美国成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