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南京银行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与现金流的显著变化

2025年4月21日,南京银行发布2024年度报告,各项财务数据展现出该行在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与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南京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2%,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77.54%,这两项数据变化率较大,反映出该行在业务拓展与现金流管理方面的特点。以下将对南京银行2024年年报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

营收稳健增长

2024年南京银行营业收入为502.73亿元,较去年增加51.14亿元,同比增长11.32%。其中,利息净收入266.27亿元,较去年增加11.75亿元,同比增长4.62%;非利息净收入236.46亿元,较去年增加39.38亿元,同比增长19.98%。非利息净收入的快速增长表明南京银行在业务多元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助于降低对传统利息收入的依赖,增强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净利润稳步提升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01.77亿元,较去年增加16.75亿元,同比增长9.05%。净利润的增长得益于营业收入的增加以及有效的成本控制。成本收入比为28.08%,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显示出该行在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了实效。

扣非净利润表现良好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99.37亿元,较去年增加20.11亿元,同比增长11.22%。这表明南京银行的核心业务盈利能力较强,经营业绩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

每股收益增长

基本每股收益为1.83元/股,较去年的1.68元/股增长8.93%;扣非每股收益为1.80元/股,较去年的1.63元/股增长10.43%。每股收益的增长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对股东的回报增加。

费用分析

业务及管理费控制良好

业务及管理费为141.19亿元,较去年的137.62亿元增长2.60%,增速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体现了该行在费用管理上的有效性,在业务拓展的同时合理控制了成本。

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信用减值损失为105.25亿元,较去年的87.70亿元增加20.01%。这主要是由于银行对信用风险的重视,加大了减值准备的计提力度,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研发情况

报告中虽未明确提及研发费用、研发投入及研发人员情况等相关内容,但从整体经营策略来看,南京银行注重科技赋能,以业务板块科技应用诊断和提升专项工作为切入点,全方位增强客户经营、产品创新、场景拓展等方面科技赋能水平,这背后离不开研发方面的投入与支持。

现金流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7.95亿元,而去年为370.59亿元,同比下降277.54%。主要原因是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净减少额增加,这可能反映出银行在资金来源结构上的调整,或者市场资金环境的变化对其融资渠道产生了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大幅波动需要银行密切关注,确保日常经营的资金流动性。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9.77亿元,较去年的575.77亿元增加304.00亿元,净流出同比增加52.80%,主要原因是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减少。这可能意味着银行在投资策略上有所调整,减少了短期投资的回收,或者投资项目的周期变长,导致现金回流减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显著增长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85.64亿元,较去年的160.84亿元增加1624.80亿元,净流入同比增加1010.20%,主要原因是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增加。这表明银行通过积极的筹资活动,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债务规模的增长带来的偿债压力和财务风险。

风险因素分析

南京银行在年报中指出,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面临需求不足等困难挑战,银行业同业竞争和异业竞逐加剧,这些因素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面对这些风险,南京银行积极采取措施,如强化授信全流程管控,推进风险早识别、早处置、早化解;深化智能风控体系建设,加快从“人控”向“机控”“智控”转变等,以应对潜在风险,保障业务的稳健发展。

管理层报酬情况

董事长谢宁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2万元,行长朱钢为72万元。管理层报酬的确定依据公司相关考核办法,结合主要经济效益指标、风险控制指标和社会责任指标等实际完成情况确定,体现了薪酬与业绩挂钩的原则。

总体而言,2024年南京银行在营收、净利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的大幅下降需引起关注。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南京银行应继续强化风险管理,优化资金结构,提升经营效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在关注其业绩增长的同时,也需密切留意现金流变化及潜在风险。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