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称中国拒绝了韩国对安装在黄海中韩“暂定措施水域”的大型钢结构进行现场检查的请求,也没有确认该设施是否固定在海床上。自 2018 年以来,中方一直在“暂定措施水域”扩建类似设施。它于 2022 年增加了第一个支撑结构“深蓝1 号”,去年增加了另一个单元“深蓝 2 号”。中方强调这些是深海水产养殖设施。而首尔则对单方面改变黄海现状表示担忧。
特别令人担忧的是,一个似乎是改造过的石油钻井平台的支援平台(图一、二)。该结构的前身是一座石油钻井平台,其现在的中文名称为“深远海 1 号”。该平台在用作钻井平台后于 2016 年退役。2021 年 10 月,在该设施实际安装之前,一篇与青岛渔业博览会相关的帖子将其描述为“综合管理平台”,称它将发挥“生活支持、材料储存、系统管理、养鱼场远程控制、信息交换和维护”等作用。据报道中方在 2022 年告诉韩国,该结构在改造后不再用于石油钻探,而是“水产养殖辅助设施”,可以派驻大约5人管理鲑鱼养殖。据说该结构还包括一个直升机起降平台。
韩国政府和军方都没有核实该设施是否像传统的石油钻井平台一样固定在海底。韩国海洋水产部长姜道亨在周一的简报会上表示,“该平台于 2022 年 3 月首次被韩国渔业巡逻队发现,促使首尔通过外交渠道表示强烈关切”,但承认“它是固定的还是浮动的尚未得到证实”。
平台是否固定具有法律意义。以往的法律先例将“对海洋环境的永久性物理影响”视为违规行为,其中可能包括用钢桩固定在海床上的结构。韩国政府还在考虑该设施可能是半固定的——像其他中国水产养殖平台一样部分锚定,这些平台使用多个系泊设备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强流中的漂移——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很难将其明确归类为固定结构或浮动结构。首尔的目标是从中方得到关于结构性质的具体和清晰的解释,以及在即将到来的中韩海事对话中向中方提出现场调查请求。尽管在文在寅政府期间通过外交渠道提出了这种结构的问题,但中方重申其用于“渔业用途”的说法,并且继续扩大了该设施。
中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