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巴空军参谋长访华,除了歼35,还想将买歼36

在南亚地区的军备竞赛中,一场新的较量正在展开! 印度海军先是以一项66亿欧元的“天价保单”砸出一片水花,紧随其后,巴基斯坦又反手甩出40架歼-35的意向订单,这一下,轮到印媒坐不住了。 (印度采购26架阵风-M,计划2028年形成战斗力,并部署在维克兰特号航母上)

具体来说,印度海军斥资66亿欧元采购了26架阵风-M战斗机,相当于单价2.5亿欧元,这样的价格,甚至超过了美军的F-22,说是“天价”也不为过。 没想到,近乎同时,巴基斯坦就传出计划采购40架中国五代机歼-35AE的消息,虽然具体金额尚未披露,但根据枭龙Block3单价约5000万美元来估算,巴基斯坦的总花费可能远低于印度的一半。 毫无疑问,这标志着两国防务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事实上,巴基斯坦与中国之间的防务合作历史悠久且密切。自2009年以来,两国间联手举办的“雄鹰”军事演习已经进行了十余次,这期间,巴基斯坦不仅购买中国主力战机“枭龙”,还参与了部分战机的联合研发工作。 从技术角度来看,而歼-35被认为是中国最新一代的隐身战斗机,阵风M虽然是一款出色的四代半战机,却在雷达隐身性能上与五代机如歼-35AE存在明显差距。 (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访华,推动中巴签署歼-35战机的合同,数量多达40架,引起印媒高度警惕)

颇具讽刺意味。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其自主研发的“光辉”战机耗时三十年却成效有限,与俄罗斯合作发展的FGFA项目也不了了之,甚至连装配苏-30MKI的生产线似乎也失去了生气。 如今采购的阵风战机,据说必须依赖法国提供的发动机和航电设备,甚至连小小的螺丝钉都需从巴黎空运。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通过逐步推进的“引进-消化-创新”战略,在航空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从枭龙战机的生产,到霹雳导弹的国产化,再到歼-35AE的潜在技术转让,以及可能进一步掌握雷达芯片的制造技术,巴基斯坦无疑正在走向技术独立和自主创新的道路。 换言之,巴基斯坦此次采购歼-35的意愿,不过是两国深度军事互动的自然延续。 只是,对于解放军来说,满足自身换装需求才是首要任务,特别是今后大量生产的航母舰载机型号,可能占据歼-35产线的主动权。这样一来,巴基斯坦的购买进度很可能需要在中国国内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才能有所进展。 (巴媒声称之后还想买中国的六代机歼-36,这款战机不论动力还是载弹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

但其实,比起歼-35来说,真正让印度坐立不安的另有其事。 印媒报道称,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巴巴尔上将亲自率团访华,除表达采购歼-35战机的意向外,还近距离参观了六代机歼-36原型机。 而且,巴媒还“贴脸开大”,声称“40架歼-35都不够,之后还要买歼-36!” 这无疑让印度感受到更加深刻的威胁。从印媒角度来看,近年来,巴基斯坦空军已经通过引进像歼10C这类强悍的四代半战斗机,使得部分战机技术在局部压制印度空军。 而歼-36,直接超越歼-35一代! 在世界各国战机普遍只能携带两枚导弹的时候,歼36直接将一个移动军火库紧密地集成于其7米长的内部弹舱中,能够装载多达14枚导弹。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霹雳17导弹,它具备500公里的射程,即便与五代机对抗中也能占据主动。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更是以高精准度打击目标,令航母闻风丧胆。 (中国在军品出口方面,一直采取慎重态度,再加上资金和技术能力,巴基斯坦当前还无法负担歼-36的出口) 只不过,冷静分析这一情况,巴基斯坦即便对六代机有极大兴趣,其在短期内尚难以承受六代机的高昂成本及其复杂维护需求。 况且六代机的研发涉及人工智能、高超音速飞行、复杂隐身技术等尖端科技领域,其制造成本远高于五代机,即便巴基斯坦有意采购,现有技术能也力恐怕无法支撑。 对巴基斯坦而言,当前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军事资源来确保对印度的局部空中优势,不断升级和现代化其空军装备,以保持在地区的战略平衡。 说到底,巴基斯坦所谓的“购买歼-36”,更多是一种心理博弈,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印度对自身技术落后深感忧虑。 今后,中巴之间如何在军事合作中继续保持优势?印度能否突破当前瓶颈,实现自身军事现代化的飞跃?这场围绕新型战机的博弈,注定像一场棋局,步步惊心,牵动全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