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来解释一下:今天身边的朋友突然问说:他一直有个疑问,问界M8余承东说大定72个小时突破了44000台,关键是发布会24个小时,余承东直接宣布大订突破了32000台。也就是说发布会刚开完。甚至车子还没有到店,没有生产出来。我不相信全国32000人去同时试驾。而且只有24个小时的犹豫期,如果转了大定就退不了。均价40万的人就像买菜一样吗?压根都不试驾 个人观点:首先其实无论是买车子还是手机,我们作为消费者都是被动者。也就是说你只能听从厂商的意愿,就像买车一样 。其实最厉害的还是小米SU7,当初发布的时候,一夜之间订单接近10万台。哪个时候别说试驾车了,其实发布会之前,只有个别媒体拿到车了。消费者只是在他路测的时候看了一下,但是就这样的情况。订单依然还是不断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形成了这样,当然也不是说xiaomi带起来的风气。而是说雷军的个人魅力,让大家选择相信了他。当然主要前提还是xiaomi品牌大家熟悉,所以根本不害怕跑路。 当然套在华为问界M8上,我觉得可以分为两个情况:第一种就是有钱人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得多。其实你想啊!40万的车,你想想看对于普通工薪家族来说拿40万出来是要了命,别说买车。甚至连买房都要考虑小半年。 而对于中产家庭来说,的确能拿出来这个钱。但是如果你要说服他拿40万存款来买车,恐怕磨破嘴皮子也没用,中年人的底气不是车子,而是存款啊! 但是对于富豪来说,千万存款,千万资产的人来讲:花40万,就像我们花40块钱买个衬衫一样的。所以就是说买这个车的人,家里面其实已经豪车无数了,甚至之前都是奔驰宝马随便开的。就是想要尝试一下国产新能源。同时对于华为比较认可,刚才说过了他有钱,所以买个车真的没什么感觉 第二个就是厂商的宣传手段,突破了大家的理性。比如很多工薪家庭,普通家庭借钱贷款买的,他实际上是跟风买的!说实话这已经不是车的问题,而是车企通过广告,某种营销方式就真的让人特别的冲动去买,让人失去了普通理性等等判断!比如前期交纳5000订车就可以送什么东西,活动只是持续几个月时间。但是这种人最不稳定,所以你会经常看到。明明厂商提醒了多少时间是犹豫期。但是很多人到了时间没有退,但是后面则是表示自己是冲动的,依然还是会想要退掉,所以这就是冲动的后果 第三就是产品本身,其实40万左右的车子,无非就是两种选择,新能源或者是BBA。而新能源这个价位就是理想L8和华为问界M8,大部分人选择M8。其实看中的就是华为的智能驾驶和设计,论智能化和智能驾驶,华为的能力是第一梯队,也是唯一的第一梯队啊! 所以存在即合理,现在预售的情况在每个行业都存在。所以不用大惊小怪,我们普通人买车还是建议等3个月,看看上市之后的口碑,甚至可能还会出现降价的。同时自己去试驾一下,千万不要盲目跟风,适合自己最重要。问一下大家,如果你还没有看到实车,会去拿钱预定一款车,甚至还是那种24个小时你如果没有取消,就直接锁单的情况。这种情况你会去选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