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松潘:非遗活态传承密码激活全域旅游新引擎

从川西高原古朴的千年古寨,到都市热闹非凡的文旅展会;从传统静谧的非遗工坊,到充满科技感的数字传播平台,四川阿坝松潘县正紧握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这把“金钥匙”,在精心保护中传承千年羌文化,于大胆创新里谋求新发展,让古老的羌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光彩。自2019年获批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松潘县精心构建起“保护、传承、融合、创新”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如今,非遗保护成果斐然,文旅融合亮点频现,已然成为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与全域旅游发展的标杆典范。

筑牢保护基石:搭建立体式非遗传承体系

踏入松潘县小姓乡,宛转悠扬的羌族多声部民歌在山谷间久久回荡。身着艳丽传统民族服饰的年轻村民们围坐在非遗传习所里,正全神贯注地向国家级传承人学习古老的羌族多声部民歌传唱技艺。作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区域,这里完好地保留了“藏羌融合”的独特文化特质,宛如羌文化活态传承的“活化石”。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松潘县已构建起四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保护体系:如今,全县已拥有81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1项(羌族多声部民歌)、省级9项;101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4人。14所非遗传习所、1个非遗工坊(松曲香非遗工坊)以及1所省级非遗体验基地(象藏艺术唐卡传习基地),共同搭建起“传习、展示、体验”一体化平台,让非遗从尘封的“博物馆陈列”走进鲜活的“生活现场”。

“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个个非遗项目,更是整个文化生态。”松潘县文旅局负责人坚定地表示。保护区范围覆盖小姓乡、镇坪乡、白羊乡等羌民族聚集区,通过精准划定核心保护区域、细致建立文化生态档案、扎实实施传承人记录工程等一系列举措,系统性地保护羌民族的语言、歌舞、习俗、技艺等文化基因,让羌文化的“根”更加稳固,“魂”得以永续传承。

创新融合之道:非遗为全域旅游绘就新画卷

在松潘古城,随处可见精彩上演的藏羌锅庄和回族花灯舞;在黄龙景区,非遗文创产品店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羌绣围巾、皮制手工艺品成为游客爱不释手的热门伴手礼。松潘县将非遗元素深度嵌入旅游产业链,精心打造出“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特色文化之旅。

“非遗+旅游”:擦亮高原文旅名片。凭借17个A级景区、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丰富资源优势,松潘县巧妙构建“景区+非遗”体验场景。在牟尼沟景区设立羌族多声部民歌展演点,在松潘古城打造非遗主题街区,游客能够亲自参与羌绣刺绣、羊皮鼓制作等互动体验项目。同时,积极“走出去”扩大影响力,在双流国际机场投放全年灯箱广告,在西安、成都等地的旅游推荐会上精彩展演非遗节目,让“中国最美高原小城”的独特文化魅力辐射全国。

“非遗+节庆”:激活民俗文化活力。黄龙庙会、毕曼歌节、羌历年……这些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如今已成为松潘文旅的“金字招牌”。每逢节庆,非遗大舞台上精彩纷呈,羌族多声部民歌对唱、藏羌锅庄大赛、回族花灯舞巡游等节目轮番登场,吸引着数万游客踊跃参与。“我们将非遗展演融入节庆核心板块,让传统习俗从‘小众传承’变为‘大众狂欢’。”松潘县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道,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广泛的游客参与,非遗项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非遗+产品”:探寻商业转化新路。在松曲香非遗工坊,羌绣传承人李大姐正带领着村民们忙碌地赶制订单。她笑着说:“以前绣品只能在本地销售,现在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全国各地,工坊还吸纳了30多名村民就业。”目前,全县已有6名非遗传承人创立公司,开发出羌绣服饰、皮具手作、文创摆件等一系列产品,年产值超百万元;15名传承人投身旅游演艺行业,打造出具有松潘特色的沉浸式演出,让非遗从单纯的“技艺传承”迈向蓬勃的“产业发展”。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松潘县正依据《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开启新一轮的建设征程。一是丰富体验场景:计划在2025年举办古城花灯会、毕曼歌节等重大活动,常态化开展藏羌锅庄、松潘小调等民俗展演,让游客能够“沉浸式”感受羌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是强化人才培养:与高校展开合作,开设羌绣、传统工艺等培训班,实施“传承人年轻化计划”,建立100人以上的非遗人才库,有效破解“传承断层”难题。三是完善保护机制:设立专项基金并加强资金监管,建设羌文化数字博物馆,制作高清宣传片,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广泛传播,让羌文化从“高原”走向“云端”。

“非遗既是民族的瑰宝,更是世界的财富。我们既要悉心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也要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松潘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这座“高原古城”正以文化为纽带,串联起保护、发展、富民的全新路径,为民族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从雪山脚下宁静的传习所到繁华都市热闹的文旅展会,松潘县的成功实践有力证明:当传统文化邂逅现代生活,当非遗保护携手旅游发展,古老的羌文化不仅能守住深厚的“根”,更能绽放出绚丽的“花”。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松潘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笔,在川西高原上勾勒出一幅“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