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录最新谈话|世界秩序转移与中国(2)
摘自 李录 芒格书院
贸易战与世界秩序转移
问:美国提高关税后,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李录:贸易战的直接后果就是美国对全部进口产品直接增加消费税。同时全球的反应和反制又对美国全部出口产品加征消费税,加上贸易保护趋势下各国之间的加征,全球贸易品消费都同时增加消费税,对消费和整体经济都会产生一股通缩压力。
贸易战的次生后果就是世界秩序的变化和转移。目前的世界格局中,支撑美国秩序的三大核心支柱是以普世价值为基础的意识形态,以规则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和全球市场,以及美国自身的硬实力。特朗普的俄乌政策、全球贸易战不仅动摇了前两大支柱的基础,也同时暴露了自身实力的一些弱点。
就自由贸易体系而言,美国对全球单方面征税给全球贸易体系带来了很深的疑虑,违反了WTO的规则,使得WTO这个组织看起来形同虚设。而任何组织的规则,只有当有力量保证其可以被执行的时候,才有意义。之前美国愿意、也有力量去执行,但美国一撤,这些重要的组织就开始变得没有一个中心的锚定,规则好像顷刻之间也变得没那么重要了,大船就开始飘摇。
又比如,就实力而言,美元及美元资产一直是世界金融市场的锚定资产,但是今天美国联邦债务已经超过了GDP100%,近几年更是每年增加两万亿,且多以短债方式完成,仅今年一年需要续债和新债额度就达到10-11万亿。其中相当一部分需要通过外国资本的购入。对所有国家同时进行贸易战也让外国资本对美元资产的购买意愿降低。
支撑世界秩序的三大支柱都出现裂痕,虽然其它国家还没把它视为“危房”,但都已经看出来现有的秩序不太可靠,都在寻找新的世界秩序。所以世界秩序的变化已经不可逆转,它会演进到一种新的秩序上。新的秩序是什么?现在还没有人确切知道。但是旧秩序的结束及其向新秩序的转移,已经不可逆转地开始了。
对中国而言,首先作为大的经济体,中国必然要反制,然后谈判,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中美双方的进出口都会提高消费税,总量减少。市场会有很大一部分的滞销,那么其中一部分就要增加国内的需求,一部分就浪费了。这是最直接的第一层次的影响。
从更长期的影响来看,这次的贸易战可能加速中国经济从投资与出口驱动转向由内需驱动。这种转型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去年九月以来更加深入,今后可能会提速。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完全可以启动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相对于美国现在消费大于生产、花费大于储蓄的状况,中国的生产大于消费,储蓄大于投资,问题反而更容易解决。
我前面提到中国还有很多改革红利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比如说,用市场机制完善好社会保障体系,善用好香港的资本市场,中国大量的储蓄是可以变成消费的,变成消费后再进入经济实体,浓缩成公司的盈利,再通过股权的持有变成个人的财富,继续下一轮的消费。由此,储蓄占比越来越小,财富越来越多;消费越来越大,公司越来越强,经济体进入一个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