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宇宙大爆炸10 亿年后 即出现成熟螺旋星系】
现今研究普遍认为,银河系是螺旋或棒旋星系。然像银河系的漩涡状星系是什么时候形成?瑞士日内瓦大学各学术单位组成的团队用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影像,分析并发现已知最古老螺旋星系。
论文4月16日刊登于《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团队发现的星系红移值高达5.2,是目前找到宇宙初代星系候选者中最高。预估这星系约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等于大爆炸后10亿年宇宙的样貌。团队引用中国传统神话「烛龙」命名,取「开眼为昼、闭眼为夜」描述这星系诞生的宇宙时期。
烛龙虽然古老,但因光线花费130亿年才到达我们眼中,因此地球看到的样貌应该是它年轻的样子。尽管如此,科学家却发现烛龙有成熟核球、螺旋臂结构,且直径达6万光年,和银河系形状大小都非常相似。过去研究认为银河系这类星系得花费数十亿年才能形成,但发现显示螺旋星系形成时间与诞生时期都比我们认知要早许多。
科学家希望继续使用詹姆斯韦伯望远镜,以及智利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阵列(ALMA)观察这星系,了解宇宙诞生初期星系如何形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