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7年,倪匡伪造多种公章、证件、介绍信,由内蒙古畏罪潜逃至广州,七月间偷渡至

1957年,倪匡伪造多种公章、证件、介绍信,由内蒙古畏罪潜逃至广州,七月间偷渡至澳门,最终逃到香港。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倪匡这一生,那一定是“幸运”。   十六七岁那年,无所事事的他在街上看到一张硕大的布告。   上面写的是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的招生通知。   只要是达到中学文凭的就可以参加。   倪匡一想,这必须要试一试。   简单的考试和检查之后,倪匡的各项指标全都达标。   虽说他当时还未满18岁,但是因为身体素质好,他也就被直接录取。   在学校训练了三个月,倪匡就被分配到了部队中。   部队中的训练可比学校中要严格地多。 负重拉练、越野跑,都是家常便饭。   倪匡这个时候发现,自己是扁平足,不适合做这些训练。   就这样,倪匡复员去公安部当了公安。   他去治理过淮河、也去修过农场,之后就被分配到了内蒙古。   江湖上有一个传闻,那就是倪匡骑着马,从内蒙古去了香港。   这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内蒙古的冬天相当寒冷,气温能到零下几十度。   大家用的煤炭,都需要从外面运进来。   1956年的一天,倪匡和几名战友一起去运煤。   结果在路上就遭遇了暴风雪。   车轮陷在积雪中直打滑,鹅毛大雪使得他们根本就看不清路。   几个人被困在路上, 一个个被冻得瑟瑟发抖。   照这种情况,煤还没运回来,他们几个就得先冻死。   倪匡看到,不远处有一个木桥。   于是,他直接将这桥拆成柴火取暖。   这下他可犯了大事。   在当时看来,他这属于“破坏国家财物”,是“反革命”的作风。   就这样,倪匡被关进了小黑屋,接受调查。   他每天的食物,就是一块冻豆腐。   倪匡本以为,这不是什么大事。   结果他从别人口中听说,自己很有可能会被砍头。   这下他可慌了神。   幸好,当时有一位内蒙古小伙子和他关系不错。   趁着别人没注意,这小伙子将倪匡放了出来,还给他牵来了一匹瘦马。   倪匡道谢之后,上了马就开始狂奔。   正值5月份,内蒙古却下了一场大雪。   他本来想向东走,但是因为看不见北斗星,就变成了向东走。   风雪、瘦马、狂奔……   这时候的他,就像是古代的大侠一般。   他到了火车站,随便上了一辆车。   在火车的轰鸣声中,他到了上海。   他的运气倒是很好,当时上海还没有“反右”,因此他这才躲过了一劫。   但是,倪匡还是觉得不保险,于是就想去香港。   他伪造了公章、信件和介绍信,通过偷渡的方法,先去了广州,再去澳门,最后到了香港。   他没学历,也不会讲广东话,只能去工地上做苦力。   他吭哧吭哧干一天,也只能得到三块半的工资。   那时候,武侠小说开始流行起来。   工地上的工人们一下工就开始围在一起看小说。   这让倪匡非常好奇。   结果一看那小说的内容,他嗤之以鼻。   他请了一下午假,钻在房间中,一气呵成地写完了一篇一万多字的小说。 写完之后,他还很小心地抄写了一遍。   之后,他就将这篇小说投稿给了《工商日报》。   新手作家第一次写小说被退稿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没想到,倪匡第一次写就投稿成功。   靠着这个“处女座”,倪匡成功得到了90元的稿费。   这笔钱,足够他吃一个月的叉烧饭 。   倪匡感慨不已。   没想到,自己一个学历不高的人,竟然也能靠笔杆挣钱。   倪匡再一次觉得,自己来香港是正确的选择。   从这之后,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倪匡写的非常快,一天的时间就能写出两万字的小说。   他也一步步从一个“反革命分子”,变成了风头无两的小说作者。   不得不说,倪匡这一生,简直比他的小说还要科幻。 主要信源:(新浪——倪匡对内地读者首度开腔畅谈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