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婚事泡汤了
侄女本来准备五一结婚。新房装修完,她才发现房本写的是未来公婆名字。
起初侄女对署名不在意,可大嫂得知后火冒三丈,找亲家要求改名,却被以"房子迟早是孩子的"为由拒绝。大嫂急了:"女孩嫁过去没个住所保障,以后有矛盾被赶出去怎么办?"而侄女未婚夫全程沉默,默认父母做法,两人后面分道扬镳。
这事男方家确实不地道,婚房写老人名,分明是防着女方。大嫂坚持,是因见过类似悲剧:一对夫妻住公婆名下房子,离婚时男方家竟索要十年房租,女方辞职带娃,后面净身出户还倒欠债务。
按民法典1062条,婚后父母全款买房登记自己名下,离婚时归出资方所有。但北京法院2024年判过一例,女方独资购房后被男方私加公婆名字,法院最终判决撤销登记。这类纠纷中,七成女方因无法证明共同还贷,最终补偿不足房款10%。
2025年新规明确,父母出资购房若未签书面协议,即便登记在儿媳名下,法院仍可能判给出资方子女。上海某银行信贷员透露,产权人与还款人不一致的按揭贷款,违约时实际居住人需承担连带责任。朝阳区法院去年48起案件因男方转移财产,导致女方无法执行补偿。
房产中介圈流行"防儿媳三招":父母代持、装修款抵租金、贷款捆绑老人账户。某连锁中介数据显示,北京婚房交易中33%选择父母单独署名,比五年前翻两倍。但若男方意外身故,儿媳反而能通过法定继承分得份额,这恰是防儿媳策略的漏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