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在《儿子与情人》中,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汇都显得那么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的刻意雕琢

在《儿子与情人》中,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汇都显得那么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的刻意雕琢,仿佛一切都浑然天成,不留任何雕琢的痕迹。你也无法轻易地指出某个场景或对话是专门为了揭示小说主题而设计的。整体而言,这部作品带给读者的感受是持续流动、不断闪烁的,就像一条不息的河流或一束变幻莫测的光线,让人无法驻足细赏。当然,小说离不开情节和人物,这些元素通常由一张复杂的情感网络交织在一起。然而在《儿子与情人》中,这些元素的存在并非仅仅为了自身,它们服务于一个更为深远的目的。在这部小说中,情节和人物本身并不是吸引读者的关键,也不是作者刻意渲染的焦点。与普鲁斯特的作品不同,读《儿子与情人》时,你不会像读《在司旺家那边》那样,可以停下来细细品味某个场景,如山楂树篱。相反,这部小说总有一种力量在催促你,引领你向一个更遥远的目标前进。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迫切性和超越情节与人物的远大目标,小说的情节被高度凝练和简化,人物也以一种突然且直接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转瞬即逝。我们仿佛只有一刹那的时间去匆匆一瞥,随后就被催促着继续前行。那么,这股力量究竟要引领我们走向何方呢?或许它引领我们走向的是一种特定的情境。这种情境与人物、故事,以及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小说高潮或结局都关系不大。劳伦斯真正想要呈现给我们的,是那些令人屏息关注、需要我们全力去感受的肉体狂欢的情境。

——伍尔夫读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