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为什么说中国不愿意给美国台阶下?新加坡《联合早报》最近援引专家观点说,中美现在的

为什么说中国不愿意给美国台阶下?新加坡《联合早报》最近援引专家观点说,中美现在的博弈有点像 “针尖对麦芒”,双方宁可顶着两败俱伤的风险,也不肯轻易给对方让一步。但咱中国不松这个口,真不是为了争面子,而是把这场博弈的本质看得透透的 —— 一旦在核心问题上让步,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可就真没了。 美国这几年搞的那些单边关税政策,说白了就是想自己定规矩,让全世界都跟着它的指挥棒转。比如之前对咱们的商品加征超高关税,这明摆着是破坏世贸组织定好的 “最惠国待遇” 原则,等于把二战后建立的多边贸易体系当摆设。咱要是这时候服软,就好比承认美国可以随便改游戏规则,以后咱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规则制定上就更没话语权了。你看联合国秘书长都出来批评美国破坏秩序,咱们这次拉着 193 个成员国开会,就是要在国际上把这事说清楚,团结更多国家一起反对这种霸道行为,这其实就是一种 “阳谋”,让美国的做法失去人心。 再看产业升级这一块,2018 年贸易战刚开始的时候,咱们其实吃了点亏,通过人民币贬值暂时缓冲了关税压力,表面上是 “让利”,但其实是为了给国内产业争取时间。这几年咱们可没闲着,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这些关键领域拼命补课。你看现在,中芯国际能生产 14nm 芯片了,长江存储打破了国外对存储芯片的垄断;比亚迪这些中国车企在全球卖得越来越火,市占率超过 35%;百度、华为的大模型也挤进了全球第一梯队。这些突破背后,是咱们每年在研发上砸了真金白银,2025 年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都快到 2.8% 了,比欧盟还高。要是现在向美国低头,之前这些努力全白费,美国还会拿着 “关税大棒” 继续卡咱们的脖子,咱们的高科技产业就永远别想抬头了。 还有经济结构的变化,美国一直想让咱们停留在 “世界工厂” 的位置,给他们打工,但咱们早就开始 “去依附” 了。这几年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从 2018 年的 54% 涨到 2025 年的 65% 多,说明咱们自己人买东西就能撑起经济半边天;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占 GDP 比重也从 3.45% 降到 1.9%,咱们现在跟 RCEP 成员国的贸易占了外贸总额的 35%,越来越不依赖美国市场了。数据算过,就算中美贸易彻底脱钩,咱们经济增速顶多降 0.8 个百分点,美国自己反而要损失 3.2% 的 GDP,这种底气让咱们更有资本跟美国硬碰硬。 在国际布局上,咱们这几年也没闲着。比如去中东跟埃及搞联合军演,沙特还加入了上合组织,这等于在美军传统的 “后院” 刷存在感;华为的鸿蒙系统装机量超过 8 亿,慢慢摆脱对安卓、iOS 的依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了 107 个国家,美元结算的比例降到 58%,这些动作都是在各个领域分散美国的压力,让它顾头顾不了尾。就像德国媒体说的,咱们去埃及军演,表面是练兵,实际是在中东扎钉子,美国心里不爽但也没办法,因为咱们走的是互利共赢的路,中东国家愿意跟咱们合作。 往深了说,中美现在的矛盾,本质上是守成大国和崛起大国的结构性冲突。美国最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明明白白把咱们当 “对手”,政策从以前的 “接触” 变成现在的 “遏制”。这时候咱们要是让步,就跟当年苏联搞 “新思维” 一样,靠自我削弱换和平,最后只会失去发展的机会。现在咱们在 5G、新能源、量子通信这些领域已经反超了,研发投入、专利数量都是世界靠前,这种实力让咱们有底气跟美国讲 “以斗争求合作”。基辛格都说了,中国崛起挡不住,美国得学会适应新的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