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林徽因家遭日军炸弹袭击,她和丈夫梁思成,一人抓起一个孩子就往外跑。随着“砰”一声巨响,他们被炸飞到屋外,却没有受伤。林徽因突然惊慌大喊:妈还在屋里!下一秒,眼前的场景令她泪流满面…… 林徽因被母亲折磨了大半辈子,苦不堪言。但真到了生死关头,她又比谁都希望母亲活着。 母亲叫何雪媛,是一个商人之女,既没受过教育,也不擅长女工,性情还暴戾。她能嫁进书香林家,是因为林家长辈求孙心切,让她过门传宗接代的。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饱读诗书温文尔雅,对何雪媛实在爱不起来,平日也不愿意和她多待。因此,他们结婚8年才有了第一个孩子,也就是长女林徽因。 后来,何雪媛好不容易生下一个儿子,却因自己大意,失手摔死了。公婆痛失爱孙,怨恨何雪媛,双方的关系闹得很僵。林长民也对她更加冷淡,何雪媛再也没能生儿子。 旧时的大家族,哪怕读再多书,断了香火是万万不允许的。从古代休妻的条件“七出三不去”中可看出,“无子”便可以休妻:妇有七出,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 好在,林长民为人宽厚,没有休妻,而是再娶。 林徽因8岁时,程桂林这个上海女子成了她的“二娘”。 程桂林也没有文化,但温柔懂事,深得公婆喜欢,林长民也很宠爱她。更重要的是,程桂林先后生下3个儿子,在林家的地位固若金汤。 本该是大太太的何雪媛,却被晾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她越想越不甘心,每天在家摔摔打打骂骂咧咧,闹得家无宁日。 林长民忍无可忍,将何雪媛赶到后院去住。可怜小林徽因,也跟着母亲搬到黯淡、冷清的后院,从此开启自己的童年噩梦。 在林徽因的记忆中,母亲从没有笑过,每天不是在骂她,就是在骂前院的人。但几堵墙隔开,前院照常欢声笑语不受影响,只有林徽因一人承受着母亲的偏执和负能量,这给她的心灵造成一生的伤害。 据说,当时林家的佣人见风使舵,也欺负何雪媛。有一次何雪媛生病,找管家要钱看病,却遭到拒绝,还受了几个白眼。 这些经历给林徽因留下可怕的印象,于是她努力讨好大人,不想像母亲一样遭人冷落,连下人都来欺负。 因为程桂林的到来,何雪媛再也无缘“太太”的名分,一辈子都只能是“妾”。这成了林徽因一辈子的心结。 多年后,林徽因拒绝徐志摩的追求,很大原因是徐当时已经娶了张幼仪,林徽因如果答应他,就只能是“妾”。她不愿重蹈母亲的覆辙。 毕竟,母亲这个“妾”,给了林徽因太多痛苦了。 林徽因原本以为,长大后就可以摆脱母亲,不料世事无常,林长民意外早逝,何雪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能跟着林徽因和女婿梁思成一起生活。 何雪媛换了环境,性格却一点没变,仍然每天骂骂咧咧,又很爱对林徽因指手画脚,母女俩总是吵架。 林徽因怀孕时,因为妊娠反应,“常常脸色苍白地离开写字台和绘图板”。尽管如此,何雪媛也没有收敛自己的坏脾气,家里的忙也帮不了什么。林徽因在忙建筑事业的同时,还要撑起羸弱的身躯照顾一家子,更要承受母亲的坏情绪。 七七事变爆发后,林徽因拒绝到国外避难,和梁思成带着2个孩子及母亲,过上逃亡的日子。 逃到长沙时,有一天日军空袭,林徽因家不远处接连遭受2颗炸弹袭击。当时他们都在家,2个孩子生病躺在床上。 林徽因和梁思成出于求生本能,迅速一人抓起一个孩子往外跑。就在那时,第3颗炸弹正中他们家,“砰”一声巨响,他们都被炸飞到地面,所幸没有受伤。 林徽因一回头,看到房子已经裂开,玻璃门窗迅速落下,周围黑烟弥漫,一片狼藉…… 突然,林徽因惊慌大喊:妈呢?妈还在屋里! 那一刻,林徽因的心都要碎了。虽然她被母亲折磨半生苦不堪言,但血脉相连,她内心深处还是深爱着母亲的!她已经失去父亲,好怕再失去母亲…… 林徽因像发了疯,拼命想冲回去找母亲。这时,何雪媛从一个角落里走了出来,头上和身上都落满尘土。林徽因的眼泪夺眶而出…… 经过这次死里逃生后,何雪媛并没有痛改前非,仍旧骂骂咧咧过日子。林徽因也认命了,一边忍受母亲的阴霾,一边坚强活出自己的精彩。 林徽因去世后,何雪媛继续跟着梁思成生活,晚年吃斋、修佛、养蚕,以此克制自己的暴脾气。 何雪媛大概也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再也没人能无条件接受如此偏执的她。 何雪媛就这样活到90岁高龄,寿终正寝。 想来也是无奈,林徽因才活了51岁。她的早逝,可能多少和母亲有关。因为母亲总是把最坏的情绪留给她,让她本就因肺结核而羸弱的身躯,多了极大的负担。 何雪媛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把最坏的情绪留给身边最亲的人,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余生很短,请好好珍惜和亲人相处的时光,永远不要去伤害身边最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