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涡扇20在世界处于什么水平?说句实话吧,涡扇20只是美国九十年代的水平,但幸运的是美国的技术这些年没啥大跳跃,中国靠三十年狂追猛赶,把差距缩到了一步之遥。 十多年前涡扇20的研发团队几乎是从零开始,单晶叶片、涡轮盘这些核心玩意,美国80年代就玩得溜,中国却连门都摸不着。 涡轮盘试验时老是炸,贵得吓人的材料一秒变废铁,工程师们围着残片找答案,压力大到晚上睡不着,还有不少外人泼冷水,说中国二十年都造不出好涡轮盘。 可咱们没认输,咬牙干,粉末冶金生产线火力全开,涡轮盘生产时间从一年半砍到半年,成品率冲到九成,机械臂把叶片磨得比头发丝还光滑,智能制造一加持,涡扇20的国产化率从六成多飙到快九成,核心部件全靠自己,甩开了对进口的依赖。 涡扇20的实力,运-20B最能证明,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的机场,运-20B载着25吨物资轰鸣起飞,这表现连美国C-17都得服气。 涡扇20的涵道比高,航程从7800公里拉到10000公里,燃油效率也快追上世界顶尖。 爆震燃烧室试验机跑了上百小时,这技术要成了,发动机性能还能再飙一波,涡扇20的技术还反哺C929的民航发动机,军民融合的路越走越宽。 涡扇20的意义不只是造出一台发动机,它让中国攥住了自主的底气,面对质疑和封锁,研发团队硬是闯出一条路。 比起美国最新的发动机,涡扇20可能还有点距离,但它已经让运-20B飞得更远、更稳。这份进步,是无数次失败和坚持换来的,未来路还长,可有了涡扇20的底子,中国航空工业的每一步都更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