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2月18日,一个中国炮兵正在日常擦拭着大炮,突然一个战士心痒难耐,对连长跃跃欲试道:“连长,你看这炮弹都受潮了,就让我打上一炮干燥干燥吧。”恰巧这时,天上出现了一架日本飞机,而飞机上又正好坐着一个日本大将。
在大别山脉的深处,1942年12月18日的清晨,阳光透过参差不齐的树叶,洒在了第48军138师412团三营九连的营地上。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对于这个隐藏在大别山中的中国炮兵连来说,每天的任务就是维护他们那珍贵的高炮。
连长黄志坚正在检查炮弹库存,他的眉头微微皱着。突然,一名战士,小王,忍不住兴奋地跑到他身边:“连长,看这些炮弹都快受潮了,不如让我打一炮,干燥干燥它们吧。” 黄连长摇了摇头,但还没来得及回答,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架日本飞机,飞得低而快。
黄连长的心蓦地紧了一下。这个时候,小王的眼睛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几乎是乞求地看着连长:“连长,给我一次机会吧!”黄连长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可能是改变战局的一刻,于是点了点头。
小王迅速地跑向高炮,熟练地调整瞄准。在他的指挥下,炮兵们迅速装填炮弹,整个动作行云流水。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瞄准的目标,竟是日本陆军大将冢田攻,这位日本陆军第11军的司令官,正坐在那架飞机上。
冢田攻,这位出身于日本茨城县的军官,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是日本陆军中的精英。他的死,对于日军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打击。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小王深吸一口气,稳住了自己的情绪,然后猛地按下了发射按钮。一声巨响划破了寂静的山谷,高炮发射的炮弹准确无误地击中了飞机。空中顿时爆发出一团火球,飞机如断线风筝般坠落。
当击落冢田攻所乘坐的飞机后,第48军138师412团三营九连的炮兵们并不知道,他们刚刚取得的这一胜利,将会给他们带来何等的后果。这个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日本军队,冢田攻的死让日本军方感到震惊和愤怒。他们几乎不能相信,一位高级将领竟然会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丧命。
日本军方迅速作出反应。他们调集了大量兵力,准备对这支中国炮兵连进行残酷的报复。日军的飞机开始不断地在大别山上空盘旋,搜索着这个英勇连队的藏身之处,而地面部队也开始了密集的搜寻。
与此同时,黄连长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他立即命令全连战士迅速撤离当前位置,转移到山中更隐蔽的地方。在撤退的过程中,连队的士兵们心情复杂。他们既自豪于自己的战绩,又忧心忡忡地担忧即将到来的报复。
撤退中,黄连长不断地安排战士们变换位置,利用山地的地形优势进行隐蔽。他们在山谷中、丛林里迅速移动,尽量避免留下任何踪迹。与此同时,黄连长还不忘对战士们进行鼓励,提醒他们保持警惕。
日军的报复很快就来了。他们的炮火开始向山中倾泻,树木被连根拔起,土地被炮弹撕裂,整个山谷似乎都在颤抖。日军的飞机在空中盘旋,不断投下炸弹。但由于大别山地形复杂,加上中国炮兵的机动性,日军并未能立即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地。
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三营九连的士兵们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勇气和坚韧。他们或躲在山洞中,或藏在茂密的树林里,时刻保持警惕,准备随时应对日军的进攻。他们虽然装备简陋,但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成功地躲避了日军的多次搜索。
在大别山脉的隐蔽地带,第48军138师412团三营九连的炮兵们继续坚守着,尽管他们面临着日军的疯狂反扑,士气仍然坚定。他们知道自己的行动对日本侵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这种成就感让他们即使在困境中也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然而,当连长黄志坚得知他们击落的飞机上载有日本高官冢田攻时,他感到一丝惊讶。他没想到,一次偶然的炮击竟然意外地击中了这样重要的目标。黄连长思索着冢田攻为何会在这样低空飞行的原因。
原来,冢田攻在南京开完会后,本计划乘坐飞机前往汉口。但是途中下起了雨,飞行员不得不降低飞行高度。雨过天晴后,尽管飞行员警告了冢田攻大别山地区的危险,但冢田攻却无动于衷,坚持维持低空飞行。这种鲁莽的决定,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
当飞机在大别山上空低飞时,正好被正在擦拭高炮的中国炮兵发现。在黄连长的命令下,小王和他的同伴们迅速行动,成功击中了飞机。
随着日本军方震怒的反应和疯狂的报复行动,黄连长和他的士兵们才逐渐意识到,他们击杀的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敌军飞行员,而是一位高级日本军官。这个消息在部队中传播开来,士兵们虽然感到震惊,但同时也明白了自己行动的重大意义。
面对日军的激烈报复,黄连长和他的炮兵们并没有退缩。他们更加严密地隐藏自己的位置,准备应对可能的进一步攻击。在这种压力之下,他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抵抗精神。
这次意外的战绩,不仅让日本军方感到震怒,也在中国军队中激起了一股士气。他们知道,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只要团结一心,就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而黄连长和他的炮兵们,也因为这一事件而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