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3年,中国第一次引进桑塔纳汽车,原本定价为8万,但中方代表认为16万更合适

1983年,中国第一次引进桑塔纳汽车,原本定价为8万,但中方代表认为16万更合适,经销商再加价3、4万,桑塔纳最后的价格竟然直接高达20多万,但尽管如此桑塔纳在日后依旧很受大家的欢迎,而且还是中国有史以来的首款传奇车型。 哪怕桑塔纳的价格高出天价,可它还是中国22年的销量头名,让人瞠目结舌,那时候的有钱人这么多吗?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当时的中国在车辆尤其是民用车这方面进步很小,建国后的30年内基本上都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没有很大的创新,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创新好看的车型。 这也不怪当时的中国,发动机技术这边我国投资较少,材料达不到要求,虽然有一些车辆,但产量很低,远远不能满足当时人们的需要。 就在这时候,国家决定引进外国的车型,用市场换取技术,也对国内的车辆公司产生鲶鱼效应,督促他们前进,他们的目标是桑塔纳。 桑塔纳诞生时间并不算久远,算是德国的新品种车型,帕萨特的变种,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零部件的精度上来说,我国跟德国都有一点差距,起步就比人家慢了100多年,有差距是很正常的。 当时日本的车型在中国卖的不错,一定程度上让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有一个飞速提升,可总是依靠其他国家不是个事,德国是汽车强国,无论是丰厚的技术储备还是在全球人中的口碑都非常不错。 因此我国才想着跟德国合作,德国人当时的工业产业链是我国学习的对象,打造一条优质生产线对我国来说意义很大,尽管德国人要的很多,要求分不少的销售额,可当时的上汽还是同意了。 可对汽车的定价上,中国跟德国却有不同的意见,德国人觉得8万已经很高了,我国觉得16万不错,再加上我国走的是渠道商模式,还要给渠道商一定的利润,最终价格来到了20多万。 这是由于关税和政策的原因,当时我国并没有完备的零部件加工厂,标准达不到国外的要求,从国外把汽车的零部件全部运回来之后,需要我国自己组装,从关税这方面就卡了一道,再加上生产线的不行,这些汽车基本上都是工人们手搓出来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出厂的时候价格就高,再加上上汽还要抽走一部分钱,自然而然桑塔纳的价格就变高了。 不过对桑塔纳而言,无论价格定的多高,都阻止不了他销量登顶,因为20多万或者8万对老百姓来说,都买不起,日本的铃木丰田等汽车更便宜,桑塔纳在那时的中国完全就是高端汽车的的象征,哪怕是买贵一点,也不缺少买家。 再加上那时候的桑塔纳主要客户也一般是公车的国企用车,跟普通人更没有什么关系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倘若引进过来的汽车比国产汽车卖的还要便宜,这对本就根基不牢的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打击太过沉重,价格太低会把国产汽车行业一网打尽。 当然,桑塔纳的销量也年年升高,给我国的汽车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技术储备,当然不仅是上汽、还有北汽、广汽、一汽等等国内车厂都跟国外车厂或少或多或少达成了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共同激活国内汽车产业崛起,现如今已经颇具成效,不少国企品牌在国际上鼎鼎有名,开始反向输出到欧洲国家。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从桑塔纳到ID家族:上汽大众40年的国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