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90年,张学良的前妻于凤至在美国病逝。临终前,她握着女儿的手,哽咽道:“一定

1990年,张学良的前妻于凤至在美国病逝。临终前,她握着女儿的手,哽咽道:“一定替我去看看汉卿(张学良),将来要把我们葬在一起!”遗憾的是,于凤至的愿望只实现了一半。   于凤至嫁给张学良的时候,只有19岁。   虽然年龄不大,却很是懂事,嫁进帅府后尽心侍奉长辈,张作霖的几位太太都对她很满意。   尤其张作霖本人,更是对这个自己挑选的儿媳妇赞不绝口。   是的,张学良娶于凤至,完全是遵从父亲的意愿,他自己并没有多少热情。   婚后,他对于凤至一直很冷淡,称她为“大姐”,实际上也真的把她当成照顾他起居的大姐,并没有小夫妻的亲昵之情。

张学良在家中得不到的温存,在外面补足了。他常年在外,身边莺莺燕燕不断,是公认的花花公子。   这一切,于凤至都看在眼里。尽管心中满腹委屈,却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个时代,男人三妻四妾实属正常,她的公公张作霖便是如此。   好在,张作霖承诺过,张学良在外面怎么胡闹,都不准将女人带进帅府,于凤至永远都会是正房夫人。   有了张作霖做后盾,加上于凤至婚后接连为张学良生下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母凭子贵的年代,有了孩子加持,她正房太太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然而,赵四小姐的出现,还是让于凤至感受到了威胁。   这个赵四小姐跟以往张学良的那些露水情缘不同,她深爱张学良,爱到不惜和家中决裂,即使跟着张学良没名没分她也甘之如饴。   更令于凤至焦心的是,张学良也是真爱赵四小姐。

在一次抗战时,张学良不小心被敌人炮火击中,被送进医院。   于凤至听到消息后,赶紧跑到医院,然而赵四小姐已经先她一步赶到了。   透过虚掩的房门,于凤至看到赵四小姐端着碗,一口一口仔细喂给张学良吃。   而张学良一边吃一边看着赵四小姐,眼中盛满柔情蜜意,笑得像个孩子一样。   那一刻,于凤至的心被深深刺痛了。   一直以来,张学良在家中很少笑,她一度以为他生性不苟言笑。此时她才明白,原来丈夫不是不会笑,而是不会对着她笑。   于凤至忍不住伤心落泪,默默回了家。在张学良和赵四小姐面前,她的存在实在多余。   后来,赵四小姐怀孕了,张学良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和其他女人往来,全副心思放在赵四小姐身上。   于凤至爱屋及乌,不仅接受了赵四小姐,还将她的孩子抱到帅府精心照顾,视如己出。   于凤至以为这样的大度,能保住正房夫人的位置。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场变故悄悄降临到她头上。

在张学良因为西安事变被囚禁的时候,于凤至查出身患重疾,不得不前往美国治病。她临走前还对张学良说:“我治好了就回来。”   不曾想,这一别,竟是永别。

于凤至顺利治好了病,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回到张学良身边,只能继续待在美国。   她日日思念张学良,左等右等,却始终等不来一封问候的家书。   在漫长的等待中,她也没有闲着,凭借过人的智慧进军商界,赚到了不少财富。她的目的很简单:等丈夫自由了,这些钱可以让他过上舒服的生活。

当于凤至一个人在美国打拼赚钱的时候,张学良则和赵四小姐在国内相持相守,感情越来越深。   以至于到了后来,张学良感念赵四小姐这些年对他的陪伴和付出,决定要给她一个名分,于是给于凤至寄来了一致离 婚书。   签字的那一刻,于凤至的心仿佛在滴血。她这些年一直隐忍,就是为了保住“正房夫人”的位置,如今一切都成空。   不过,爱一人爱了太久,会成为习惯。虽然离了婚,但在于凤至心里,她仍是张学良的妻。   她继续在商海打拼,积攒越来越多的财富,还买下两栋别墅。她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张学良能够安享晚年。   自从离别后,已经匆匆几十年。于凤至后半辈子唯一的心愿,就是再见张学良一面,可惜最后还是带着遗憾离去。   值得一提的是,于凤至晚年曾买下相邻的两块墓地,希望百年后可以和丈夫同穴而眠。   既然生前无法见面,死后能待在一起也是好的。   临终前,她还再次嘱咐女儿:“一定替我去看看汉卿(张学良),将来要把我们葬在一起!”   她的两个遗愿,只实现了一个。   在她去世不久后,张学良重获自由,女儿得以和他相见,并传达了母亲想要合葬的遗愿。   赵四小姐也表达了同样的心愿。   最终,张学良选择了和赵四小姐合葬,而陪伴于凤至的只有一座空坟。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于凤至的婚姻,那就是“忍”。   丈夫在外面花天酒地,她忍;   丈夫带女人回家,她忍;   丈夫要和她离婚,她也忍……   于凤至一再忍让,一再降低底线,委曲求全,失去自我,换来的只是无情抛弃,终究是太傻了。   如果她能选择放手,跳出爱的陷阱,凭借她的智慧和善良,人生或许会别有一番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