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73年,76岁的于凤至不顾亲友劝阻,以每坪50美金的价格,买下国外一块荒地,

1973年,76岁的于凤至不顾亲友劝阻,以每坪50美金的价格,买下国外一块荒地,旁人都觉得她胡来。殊不知6年后,她以每坪3万美金的价格卖出这块地,赚得盆满钵满。   后来,于凤至又重金买下两栋别墅。奇怪的是,这一次她没有拿去交易,自己也不住,只是为了等一个男人。   于凤至的经商头脑,大概遗传了她的父亲于文斗。   于文斗在郑家屯经营粮食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当地的大富商。他家的三进四合院,有60多间房子,还有私塾、浴池等。   不过枪打出头鸟,于家太有钱,难免被蒙匪盯上,于文斗不堪其扰。   好在,当时张作霖奉命前往郑家屯剿匪,指挥部就设在于文斗的粮栈院内,蒙匪闻风丧胆,于文斗的日子也就舒坦多了。   有一次,张作霖在剿匪时陷入重围。于文斗得知后,立马找人从中周旋,帮张作霖顺利度过难关。   此后,张作霖和于文斗结为金兰兄弟,常在于家粮栈喝酒畅谈。   也是在于家粮栈,张作霖见到了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一听她的名字由来,便有了结亲的想法。   原来,算命先生说她是“凤命”,于是取名“凤至”。   张作霖十分迷信,想着谁要是娶了她,肯定就是真龙天子的命了。   于是,张作霖对于文斗说:“我有个小子跟凤至年龄相仿,我们何不结成儿女亲家?”   于文斗面露难色,他担心女儿嫁进军官家,面对三妻四妾的局面会受委屈。   张作霖立马拍胸脯道:“于兄请放心,只要凤至嫁过来,我保证不让儿子娶二房。”   于是,在父辈的安排下,18岁的于凤至嫁给15岁的张学良。   于凤至深知豪门深似海,要想在张家站稳脚跟,就得好好表现。   婚后,于凤至贤惠持家,对张学良体贴照料,很快便换来张学良的喜欢。   再加上她嫁进张家后,张作霖的事业节节攀升,对这个自己亲自挑选的儿媳妇越发满意和信任。   公公信任,丈夫喜欢,这样的婚姻生活应该很幸福才是,可于凤至的眉头总有一丝忧虑。   原来,张学良一直唤她“大姐”。一声声大姐,藏着夫妻之间难以言喻的尴尬。   对张学良来说,端庄成熟的于凤至,更像一位宠溺包容他的长姐,而不是举案齐眉的妻子。   渐渐地,张学良把他对“大姐”的感情,和对女人的爱情区分开了,在外面的莺莺燕燕不断。   于凤至对这个小丈夫无限宠溺,由着他出去玩,只要不带回家来就好。公公承诺过不让他娶二房,想来他也不敢。   可她终究还是太天真了。   有一天,张学良领着一个女子进门,开门见山说道:“不管你同不同意,我都要娶她。”   这个女子就是赵一荻,人称赵四小姐。   赵四小姐也出身名门,她比于凤至多了几分任性,为了跟张学良在一起,不惜和家中断绝关系。   张学良见赵四小姐肯为他抛弃一切,深为感动,决心要给她一个名分。   赵四小姐真心爱张学良,她跪在于凤至面前哭着哀求:“姐,求你成全我们吧!我不要名分,只要在他身边就好。”   见赵四小姐哭得梨花带雨,张学良急了,掏出枪来啪在桌子上,对于凤至劈头盖脸一顿责骂。   一边是怒发冲冠的丈夫,一边是楚楚可怜的“小三”,这般情境几乎要将于凤至逼疯。   最终,于凤至选择了成全。   从此,张学良无论去哪,身边总是跟着赵四小姐。“三人行”中,于凤至这个正室夫人,却变成多余的那一个。   尽管如此,于凤至仍深爱张学良。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软禁。于凤至四处奔走,解救无果后,主动请求和丈夫一起关起来。   不幸的是,四年囚禁生涯,让原本身体孱弱的于凤至患上了乳腺癌,不得不前往国外治病。   临行前,于凤至嘱托赵四小姐照料张学良。只要丈夫好好的,即使拱手相让给另一个女人,于凤至也甘之如饴。   好在经过漫长的治疗,于凤至痊愈了。   出院后,她几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赚钱上。目的只有一个,为了丈夫。   只有足够的钱,才有可能托关系救出丈夫;只有足够的钱,丈夫出来后才能生活无忧。   于凤至颇有经商头脑。她曾看中一块荒地,以50美金的低价买下,6年后以3万美金的高价卖出。   她还进入股市,用智慧赚得盆满钵满。   就这样,于凤至在国外为丈夫积攒了万贯家财。   于凤至还重金买下两栋相邻的别墅,均按当年大帅府的居住样式布置。   按她的设想,一栋自己住,另一栋给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于是她一直等,等丈夫获释,等丈夫来到自己身边,等爱。   无奈最终,她只等来了张学良的一纸离 婚书。   即便如此,她仍以张夫人自居,甚至在自己的墓穴旁给张学良留了位置,希望百年后能同穴而眠。   1990年,93岁的于凤至离世。   这个耗尽半生等爱的女人,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如果于凤至对张学良的付出叫做爱,那这份爱未免太沉重了些。女人还是应该先为自己而活才是。

于凤至出身好有智慧,善良有大爱,如果她当初选择放手,也许人生的风景会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