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面极为特殊的“五星红旗”,她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个月,和现在的国旗相比,她一点也不标准,但没人否认她的伟大。 1949年11月27日深夜,重庆歌乐山回荡着密集的枪声。当解放军先头部队踏着晨雾冲进渣滓洞时,只看见斑驳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弹孔,和满地浸透鲜血的稻草。 没有人注意到,在二楼男牢房的墙角,半块松动砖头后的墙洞里,藏着一卷被血染透的棉布——就是这面极其不标准的五星红旗"。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上冉冉升起。然而,此时的重庆尚未解放,仍被国民党反动派的阴霾笼罩。 10 月 7 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入渣滓洞监狱,关押在此的革命者们激动不已,热泪盈眶,紧紧相拥,欢呼雀跃。他们为自己浴血奋斗的目标终于实现而欣喜若狂。 江姐、罗广斌、陈然等革命者们聚在一起,商量着要制作一面五星红旗,等重庆解放时,高举着这面红旗冲出牢房,迎接胜利。 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五星红旗的具体样式,只是知道有五颗星。于是,他们凭借自己的想象,开始制作这面特殊的红旗。 制作红旗的材料极其匮乏。罗广斌拆下自己被捕时带进监狱的红色绣花被面,作为旗面。又找来几张黄色的草纸,将其裁剪成五角星的形状。 但五颗星该如何排列呢?大家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最终决定将一颗大五角星贴在旗面的正中央,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分别贴在旗面的四角,代表着四亿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在制作过程中,革命者们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丝毫差错。他们用米粒作为粘合剂,将五颗星星粘在红布之上。由于牢房条件恶劣,光线昏暗,他们只能借助微弱的灯光,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对新中国的热爱,通宵奋战,终于完成了这面特殊的五星红旗。 制作完成后,大家小心翼翼地将红旗藏在牢房地板的夹层中,期待着重庆解放的那一天。 然而不幸的是,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志士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江姐被押出牢房前,特意摸了摸藏在床板下的红旗。这个曾受尽竹签酷刑都没掉泪的革命者,突然转身对难友说:"要是我们活不到胜利那天,你们一定要代替我们亲眼看看新中国的模样。" 在这场血腥的屠杀中,除罗广斌等少数人脱险外,其他参与制作红旗的革命者都壮烈牺牲,倒在了血泊之中。重庆解放后,罗广斌重返白公馆,取出了那面浸染着烈士鲜血的五星红旗,郑重地交给了党组织。 后来罗广斌带着崭新的五星红旗去死难者墓前悼念,他痛哭道:"兄弟们,我们绣错了..." 今天,当国旗护卫队踏过长安街时,很少有人知道,在离天安门1800公里的歌乐山下,207位烈士的鲜血曾先于晨光浸透红旗。他们没能看到五星红旗飘扬的模样,却用生命诠释了那抹红色最深邃的意义——不是布料与丝线的编织,而是一个民族挺直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