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张瑜:财政扩张,规律、方向、斜率

意见领袖|张瑜

核心结论

关税不确定性使财政扩张的必要性增加,我们提示二季度或有几个边际变化:

1、二季度财政或加速发行既定债务,增量债务或随时接续(经验规律:增量债务政策多在6月底~10月底);

2、财政扩张方向或由一季度偏消费到二季度边际倾斜投资;

3、基于既定政策测算,二季度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或在-0.6%~10.4%附近(今年一季度为4.3%,2019~2024年二季度均值为1.8%;均为不考虑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用于化债的特殊新增专项债的同口径比较),若新增专项债极限提速(如首个出台专项债“自审自发”方案的省份湖南要求“原则上6月底前完成全年专项债券发行工作”;2018年8月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后,财政部要求在两个月内发完全年额度)或增量债务接续,增速或更高。

风险提示:后续财政政策超预期,预算与执行存在差异,分析框架、分析所使用的样本区间、样本量存在局限性。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财政扩张的规律:二季度或加速发行既定债务,增量债务或随时接续

债务是支持财政扩张的重要力量,每年可分为既定债务和增量债务。既定债务规模由预算确定(如今年5.66万亿赤字对应国债、新增一般债,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4.4万亿新增专项债),预算调整/准财政可提供增量债务(如2024年11月通过化债“6+4+2”方案,2023年10月通过增发国债1万亿方案,2022年创设并发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7399亿),有两条经验规律:

经验规律1:稳增长压力若超预期,往往触发既定债务加速发行,以财政逆周期风向标——专项债为例:

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升级,8月财政部发文要求各地新增专项债9月底发完80%、10月发完,新增专项债8~9月发行1.1万亿,占全年83%;

2022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4月政治局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5~6月新增专项债发行2万亿,占全年50%;

2024年7月政治局定调下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很重”,指出“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8~9月新增专项债发行1.8万亿,占全年46%。

今年而言,关税不确定性下,二季度或加速发行既定债务,在对冲稳增长压力的同时,为增量债务政策创造空间:

一方面,根据财政部公布的国债/特别国债发行计划,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4月24日首发,整体较去年前移一个月。

另一方面,截至4月23日,根据各地公布的专项债计划外推全国,二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或达1.2万亿(2024年同期发行8598亿),后续计划或持续增加。

经验规律2:增量债务政策多在6月底~10月底:如1998~2000年连续增发建设国债(8月)、2007年增发特别国债(6月底)、2015年设立专项建设基金(8月)、2022年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6月底)、2023年增发国债(10月底)、2024年化债(11月初,对应往年10月底人大常委会)等。

今年而言,增量债务政策已明确预留,若二季度经济压力超预期,或随时接续:蓝部长3月6日表示“中央财政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后续关注国债/特别国债增发,或扩展支持服务业、育儿补贴等(详见《财政三个关切思辨:规模、缺口、乘数》)。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17日在主持专题学习时强调,“要讲究政策时机,在一些关键的时间窗口,推动各方面政策措施早出手、快出手,对预期形成积极影响”,“要把握政策力度,必要时敢于打破常规”。

二、财政扩张的方向:一季度偏消费,二季度或边际倾斜投资

一季度财政以支持消费为主,有两点验证:

一是从支出结构(一本账)看,一季度重点保障民生(社保就业+7.9%,教育+7.8%),基建类支出受挤压(城乡社区-4.1%,农林水-5.8%,交通运输-1.8%)。

二是从债务结构看,财政对消费的支持强于投资,体现主要投向民生的赤字债进度偏快(国债和新增一般债合计完成全年进度30.9%,2019~2024年同期分别为18.1%、16%、3.2%、7.1%、12.5%、17%),主要投向基建的非赤字债进度偏慢(新增专项债和特别国债,前者完成全年进度21.3%,2019~2024年同期分别为31%、30.1%、0.7%、32.1%、33.4%、15.9%;后者未启动;详见《开年财政的四个特征和启示》)。

二季度财政或边际倾斜投资(对应非赤字债加速),有两大必要性:一是对外对冲关税不确定性(快速形成实物量,短期逆周期效果或更明显),二是对内托举地方积极性(大省预算外3月转为净收缩,或需财政资金加力配合)。

三、财政扩张的斜率:二季度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或高于一季度,强于季节性

基于既定政策测算(增量政策量级未知),二季度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或在-0.6%~10.4%附近(今年一季度为4.3%,2019~2024年二季度均值为1.8%(分别为8.6%、4.1%、0.9%、9.2%、-7.6%、-4.1%);均为不考虑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用于化债的特殊新增专项债的同口径比较),若新增专项债极限提速(如首个出台专项债“自审自发”方案的省份湖南要求“原则上6月底前完成全年专项债券发行工作”;2018年8月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后,财政部要求在两个月内发完全年额度)或增量债务接续,增速或更高。对收入和债务(注:支出=收入+债务+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为简化计算,此处不考虑季度频率不可见的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测算值和实际值误差相对可控)分两种情景探讨:

情景1:(预测增速10.4%,对应关税短期有一定冲击、税收小幅减收、债务明显提速):税收增速-8.5%(较一季度-3.5%掉5个百分点,降幅参考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时,税收增速季度间变化约在5~15个百分点(一至四季度税收增速分别17.3%、11.9%、8.6%、-7.5%),考虑到当前关税政策形势初步缓和,取较小值),非税收入0%(一季度+8.8%,据财政部介绍,主要是部分上市中央金融企业分红入库、地方多渠道盘活资产等带动,延续性难以预测,二季度保守假设为0%,实际或大概率正增),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11%(持平一季度),一般国债净融资0.8万亿(假设二季度发行进度持平2019~2024年均值),新增一般债0.1万亿(按截至4月23日已知地方发行计划外推全国,后续计划或持续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净融资0.5万亿(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整体较去年前移一个月,二季度进度参考去年5~7月),新增专项债1.9万亿(2022年二季度是专项债同期明显提速的较好历史参照,假设二季度发行进度持平2022年同期)。

情景2:(预测增速-0.6%,对应关税短期冲击较大、税收减收明显、债务小幅提速):其余假设不变,税收增速-13.5%(较一季度-3.5%掉10个百分点,降幅参考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时,税收增速季度间变化(约5%~15%)的中枢值),新增专项债1.2万亿(按截至4月23日已知地方发行计划外推全国,后续计划或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