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八宝山公墓,国歌之父田汉的追悼会上,一个女人忽地一声凄厉哭嚎。众人纷纷回头,忍不住惊呼:“居然是她!”
也难怪在场的人大惊小怪,因为这个女人的身份实在特殊,她是田汉离异整整33年的前妻——林维中。
在遇到田汉之前,林维中是妥妥的天之娇女。
论家境,她是富商之女;论样貌,她是名震苏州的美女胚子;论学识,她是出色的南洋女教师。
曾有富豪子弟以30人的礼队上门提亲,却被林维中拒绝了。
这样一位天之娇女,却在与田汉的爱情中,生生逼成一个泼妇。
那时,田汉的发妻生了重病,临终前对他说:“哥,你不规则的性格,丢下你,我不放心,让黄大琳嫁给你吧,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发妻走了,田汉悲痛欲绝。2年后,为了完成妻子的遗嘱,他娶了黄大琳为妻。
但是,田汉并不爱黄大琳。
黄大琳心知肚明,曾对他说:“我是否能够在你和她之间继续生活?”
田汉摇摇头:“对不起,我没能给你带来快乐,一点都没有。”
黄大琳明白,田汉始终没有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来。
田汉每日沉迷于写诗歌,所有内容都是在悼念自己的前妻。纸短情长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
林维中就是其中一位读者。她被田汉的真性情深深打动,主动给田汉写了一封信。
这封陌生女子的来信,让田汉深感安慰,也提笔回了信。
渐渐地,林维中爱上了田汉。有一次,她把自己的照片附在书信中,以作试探。
田汉看到林维中的照片,温文尔雅,端庄秀丽,也萌生了爱意,同样寄出一张自己的照片。
有戏!林维中心中窃喜,独自一人远赴上海,约见田汉。
有了之前的鸿雁传书做铺垫,两人一见如故,很快陷入了热恋之中。
林维中得知田汉想要创办艺术学校,但是积蓄不够,便从家中拿出500元,资助田汉完成愿望。
黄大琳看到林维中势在必得的样子,主动选择离开,结束这场尴尬的婚姻。
林维中终于得偿所愿,成了田汉的未婚妻。
人往往得到了,就开始有恃无恐。林维中跟田汉的价值观不同,她非但不理解,还时不时地贬低田汉的人生追求。
时间一长,田汉对她的满腔热情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落寞和孤寂。
后来,一名神秘女子的出现,更是把他们的感情推向深渊。
这名神秘女子叫安娥,她主动报名田汉的艺术学校,跟在田汉身边学习艺术。
她不仅长相甜美,气质娴雅,而且才情出众。《卖报歌》和《渔光曲》,这两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都是安娥的代表作。
这样一位才貌兼备的女子,一下子俘获了田汉的心。等到林维中发现不对劲时,安娥已经怀有身孕。
林维中愤怒不已,在田汉家中大闹。安娥不愿见到田汉为难,便主动选择退出。
安娥始终无法割舍对田汉的爱,在黯然离去后,独自生下了他们的孩子。
另一边,田汉不得不遵照自己应下的婚约,与林维中完婚。
但是,即使坐在婚房里,林维中仍心头难安。
她明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安娥成了田汉心中的白月光,是她永远无法打败的“情敌”。
而她,成了第二个黄大琳——留得住人,却留不住心。
她希望时间能让田汉忘记安娥,重新爱上自己。可她的希望落空了。
6年后,安娥再次出现,与田汉爱火重燃。
林维中愤怒到失去理智,每天到安娥的家中大闹一番,咒骂她破坏别人的家庭。还到处散发小报,谴责田汉的始乱终弃。
越是这样歇斯底里地吵闹,只会越坚定了田汉离婚的决心。
她索性提出一个 “过分”的要求:想离婚,就要支付500万元赡养费!
因为她曾借给他500块。
她知道,田汉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可她低估了一个男人想要离开的决心。田汉宁可债台高筑,也要离开。
最终,二人以“300万元的赡养费”为条件,结束了这段疲惫不堪的婚姻。
她不甘心,却无可奈何。闹到鸡飞蛋打的地步,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不要也罢。
不过,婚姻可以不要,感情却难以割舍。林维中后半生再未婚嫁,在她心中,始终放不下田汉。
1979年,在田汉的追悼会上,离异33年之久的林维中失声痛哭,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1985年9月,林维中去世,女儿田野说:“母亲这辈子,只爱过田汉一个人。”
田汉一生中有过4个女子,很难说清谁才是他的挚爱。或许心中的位置有限,一段时间只能真心爱一个人。
他曾经爱过林维中,只是缘分太过短暂,缘尽了,他便义无反顾地离开。
而他的离开,林维中需要用整个后半生去遗忘。
在感情中受伤害最重的,往往是爱得最深的那个人。
林维中爱得深沉,却看不明白,感情从来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
好比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捂不热一颗不爱你的心,等不到一个不会回头的人。
如若强求,结局只能是遗憾。
我们都只有一个人生,别慷慨赠予不值得的人。
如果发现对方不爱了,倒不如索性就让他走,放下他,就是放过自己。
“从1946年离婚,到1979年追悼会的‘局散’,他们都走了,自己也该放下了。”
痛哭过后,林维中终究放过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