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张幼仪远赴英国,寻找自己的丈夫徐志摩。到那边她发现,徐志摩每天都要去一趟理发店,这让她十分不解。观察几日后,她终于弄清“理发店的秘密”,这时一个漂亮女子找上门来。 自打新婚之夜,丈夫就看不起自己,这一点张幼仪很清楚,不然丈夫也不会在她生下长子后,便迫不及待地逃到英国。 即使追到英国来,丈夫也从不正眼看她。不过张幼仪不在乎,因为徐志摩每到夜里还是会同她亲热。这份夫妻之实足以让她心安。 以至于,张幼仪到英国没多久,就再次怀孕了。 但她没想到的是,丈夫竟不希望她生下这个孩子。 她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发现了“理发店的秘密”。 徐志摩每天早上都会去理发店,张幼仪观察一阵发现,果然另有隐情! 原来,理发店那里有一间杂货铺,徐志摩将它当成和女朋友通信的地址。两个人每天都有书信往返。 只可惜,信里写的全是英文,张幼仪根本看不懂。 但猜也猜得出来,丈夫心里有别人了,而且还是一个颇有学问的女人! 张幼仪心有不甘。难道丈夫是因为这个女人,才不希望她生下孩子? 不过奇怪的是,那次之后,徐志摩没再提起这件事,这让张幼仪长舒了一口气。 这件事算过去了,可很快又有另一件事,再次刺痛了张幼仪的心。 那一天,徐志摩让她准备晚饭,有人要来家里做客,。 张幼仪吃了一惊,毕竟家里从来没有来过客人。 徐志摩还说,对方在爱丁堡大学读书,会讲一口流利的英文,也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 女人的直觉告诉张幼仪,是那个同丈夫通信的女子!她马上就要跟徐志摩未来的二夫人碰面了。 那一刻,张幼仪觉得很憋屈。要亲自为丈夫喜欢的女子做饭,对正房夫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不过,张幼仪早已习惯对丈夫言听计从,只是默默打扫屋子,准备饭菜。 傍晚时分,那个女子终于来了。 张幼仪怀着忐忑的心情细细打量对方:头发极短,嘴上涂暗红色的口红,衣服是时髦的款式。然而衣裙下面,却是一双小脚。 这双小脚让张幼仪疑惑了,徐志摩整天都因为自己是旧式女子而百般嫌弃,为何竟会喜欢一个缠过脚的女人? 那时,张幼仪并不知道,这个女子并非徐志摩通信的女友。 徐志摩称呼女子为“明小姐”,俩人谈话间夹杂着太多张幼仪听不懂的英文,她费了好大劲才勉强得知一些信息。 明小姐之所以裹脚,是因为有一个传统的母亲,坚定地认为女人裹小脚才能嫁个好人家。 除了裹小脚之外,明小姐是一个妥妥的新式女子,独自出国留学,住在一户英国人家里,说得一口极流利的英文。 听完这些,张幼仪内心的忐忑更深了。 都是小脚女子,可她没什么文化,也不懂英文。在明小姐面前,简直就是徐志摩口中的“土”包子。 难怪徐志摩对自己充满嫌弃,而对明小姐却充满欣赏。 张幼仪努力维持表面的淡定,不停安慰自己,无论如何她为徐家生了一个儿子,没有人可以撼动她大太太的身份。 终于熬到了晚饭后,明小姐告辞回去。 只剩夫妻二人时,徐志摩问张幼仪,对明小姐有什么感觉。 张幼仪内心有诸多不满,但她不敢表达出来。传统礼法的牢笼让张幼仪学会了温顺的顺从,只轻描淡写说了一句“她看起来很好”。 也许是为了争取一丝丝反抗的权利,张幼仪在后面怯怯地加了一句:“小脚和西服不搭配。” 她没想到,短短8个字,会踩中徐志摩愤怒的地雷。他怒吼道:“我就知道,所以我才想离 婚!” 张幼仪吓得愣住了,原来他不是要娶二房,而是要把我彻底扫地出门! 屋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张幼仪感到窒息。她想逃,逃到外面去,逃离这可怕的环境! 于是,她真的冲了出去。 徐志摩以为思想传统的她会想不开,赶紧追上去,把她拉回房间床上。 从那一夜起,徐志摩不再同她说话,连她做好的早餐也不碰一下。整间屋子陷入冰冷的寂静中。 这份无声的冷漠让张幼仪恐惧不已。她实在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丈夫不要她的孩子,还要同她离 婚。 徐志摩也不愿意解释,在某一天早晨,他悄无声息地离开家,好几天都没有回来。 他没有带洗漱用品,也没有带任何心爱的书籍,就这样消失了。周围的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他洒脱地逃离了这段婚姻,却将无边的苦楚留给了张幼仪一人。 张幼仪还傻傻地等着丈夫归来,结果等到的,却是一纸离 婚书。 席慕蓉曾说过:“一生至少应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忘了自己,不求后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这句话用来形容张幼仪再合适不过了。早年的她,谨慎卑微地以一个传统女性的方式,沦陷在与徐志摩的婚姻中,完全失去自我。 如果这也是爱的话,那未免太委屈,也太不值得了。 女人一旦爱的没有底线,就会输得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