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巴边境局势又起波澜,一场暗流涌动的地缘政治博弈正在悄然展开。 据所谓知情人士在社交平台爆料称,近期有至少三架美军C-17大型运输机排着队降落在靠近印巴边境的印度空军基地,消息人士称这一次美国给印度运来的是155毫米口径炮射榴弹、地狱火导弹以及毒刺防空导弹等。
目前,该消息还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根据美国副总统万斯此前出访印度的相关表态来看,美国有极大可能不会放过此次拉拢印度,顺势搅浑中国周边局势的机会。 要知道,美以两国是印度重要的武器供应商,近年来,两国向印度提供了大批运输机、武装直升机、巡逻机、无人机等装备,为印度军队建设出了不少力。 眼下,印度政府正面临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压力,对巴基斯坦“动手”的可能性相当高,有意放任印巴两国“自行解决”边境问题的特朗普政府,的确可能借机发一笔“军火财”。 另外,当前中方迟迟不肯对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低头,并且打出了一系列反制组合拳,让美国无力招架。在此关键时刻,不排除美方会利用搅乱印巴局势来牵制中国。 对于美国来说,在这个紧要关头支援印度就是一个“只赚不赔”的买卖:既能挑动地区冲突,趁机大发“战争财”,还能顺便在中美谈判桌上多添几张筹码。 再来看印度。当前莫迪政府正处在一个微妙的阶段。国内经济下滑、社会矛盾频发,外加边境压力骤增,莫迪急需一场“胜利”来转移国内视线、巩固政权。对巴基斯坦“动手”,或者至少在边境上制造强硬姿态,无疑是一个快捷有效的方法。 而且,有了美国在背后输送军备,莫迪底气更足了:既能向国内展示强硬,又能在国际上表明自己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一环,一举两得。
面对印度和美国的双重压力,巴基斯坦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很快,巴副总理兼外长便向中方打来了求助电话,直接找到了中国外长王毅。 王毅外长在电话中明确表达了三个支持: 一是支持巴方坚定实施反恐行动。这不仅是肯定巴基斯坦近年来在反恐领域做出的努力,也是对外传递一个信号:巴方是维护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而不是被指责的“问题制造者”。 二是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这话说得铿锵有力,既是给巴基斯坦吃“定心丸”,也是在向印度释放清晰信号:南亚局势,中国不会袖手旁观。 三是支持尽快开展公正调查。无论是之前的恐袭事件还是边境冲突,中方主张用事实说话,反对任何借机煽动冲突、搞双重标准的行为。 这三个“支持”,说是回应巴方请求,实际上也明确传递给了印度、美国以及国际社会一个态度:中国决不允许南亚地区生乱,也不会给“有心势力”趁虚而入的机会。 说的更直白点,中方此举不仅仅是对巴基斯坦的“护航”,更是对南亚地区以及全球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首先,正如王毅外长所说,巴基斯坦是中国最重要的全天候战略伙伴之一,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南亚稳定与中国的周边安全息息相关。无论是从经济利益还是安全利益出发,中国都不会坐视南亚局势失控。
其次,当前美国在亚洲四处布局,从台海到南海,再到南亚,每一处都在试图点燃新的“火药桶”。中国必须保持对局势的高度掌控,决不能让外部势力随意点火。 最后,稳定印巴局势,符合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南亚一旦爆发全面冲突,不仅会造成大量人道主义灾难,还会严重冲击全球能源、贸易、金融市场。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的呼吁和行动,必然赢得更多国际支持。 从当前态势看,短期内印巴全面开战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升高,小规模摩擦、边境挑衅持续发生,一旦局势彻底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中国来说,接下来要做的,是继续发挥“稳定器”作用,积极劝和促谈,同时加强与巴基斯坦的战略协作,必要时通过多边机制牵制印度的冒进行为。 一句话总结:中方在南亚的问题上,既要有坚定的立场,也要有灵活的智慧,做到不被动、不吃亏,还能赢得主动权。 如今,局势已经很明朗了:谁在背后煽风点火,谁在维护地区和平,世人自有公论。 未来一段时间,南亚局势仍会充满变数,但只要中国保持战略定力,为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做好应对准备,就一定能在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