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亿万富翁称高关税将拖垮中国:“为了面子”和美国作对,肯定会输 2025年4月,华尔街亿万富翁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在社交平台X上连发数条推文,矛头直指中美贸易战。 这位曾力挺特朗普的金融大鳄声称:“美国的高关税终将拖垮中国,如果北京为面子硬扛,企业信心将彻底崩盘。” 此言一出,浏览量迅速突破1400万次,引发全球热议。然而,这位“预言家”的立场并非一贯如此——就在一个月前,他还痛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经济核战争”。 阿克曼的身份标签充满矛盾,他是潘兴广场资本创始人,管理着超百亿美元资产;他是民主党长期捐赠者,却在2024年大选中倒戈支持特朗普;他一边宣称“关税战会摧毁全球经济”,一边又断言“中国必输”。 这种反复在4月达到高潮——当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145%关税时,阿克曼突然调转话锋,称“时间站在美国这边”,甚至建议中国“尽快妥协”。 转折点藏在细节里,知情人士透露,阿克曼旗下基金重仓的美国零售、医药股因关税导致成本激增,股价暴跌。 2025年4月,美国家得宝超市的螺丝刀套装从19.9美元涨至34美元,药房常用抗生素价格翻倍,而这些商品60%的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链。 “他的推文更像是在安抚投资者,”一位华尔街交易员分析,“毕竟他管理的基金当月净值缩水12%。” 阿克曼并非孤例,特朗普的另一金主、家得宝联合创始人肯·兰戈内曾公开嘲讽:“对中国征34%关税?还不如直接关闭海关!” 但短短两周后,他却改口支持“10%温和关税”。 这种转变与资本流动密切相关——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企业从中国进口的集成电路减少23%,但越南工厂的机床仍有72%的核心部件印着“Made in China”。 更微妙的博弈发生在华盛顿,4月9日,特朗普私下对幕僚表示:“必须让中国看起来先让步。”而中国商务部同日释放信号,考虑豁免部分美国商品关税。 阿克曼迅速捕捉到这个细节,在推文中写道:“两国都知道145%的关税必须降,只是谁都不想显得软弱。” 这种“心理战”甚至蔓延至日常生活——当美国主妇发现沃尔玛的儿童玩具涨价40%时,中国义乌的工厂主正通过TikTok直播,将同款商品直接卖给欧洲买家。 阿克曼的核心论据是“中国制造正在流失”,但现实数据给出相反答案。 德意志银行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对美出口仅占GDP的3%,而对东南亚出口增速达15%,光伏组件、新能源车等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57%。 更直接的打脸来自阿克曼本人——网友扒出他4月28日晒出的午餐照片中,餐盘、刀叉、甚至定制西装纽扣均标注“中国制造”。 “他的预测忽略了一个关键变量:中国内需市场。” 日内瓦经贸研究所分析师玛丽亚·陈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超过同期美国4.2%的增速。 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Y,有43%直接销往中国本土。就连阿克曼投资的星巴克,也计划在中国新开800家门店,因为“这里的人均咖啡消费量三年涨了90%”。 谁在承受“关税之痛”? 真正的代价落在普通人身上,加州卡车司机麦克·威尔逊发现,他每月油费因中国锂电涨价多出200美元;深圳电子厂女工李芳的加班费却因订单增加涨了30%。 这种割裂让阿克曼的“必胜论”显得苍白,更戏剧性的是,4月27日,美国药企辉瑞因中国原料药断供,被迫暂停感冒药生产线,阿克曼不得不在评论区回复粉丝:“我正在联系印度供应商。” 当阿克曼在曼哈顿豪宅里敲击键盘时,他不知道义乌小商品城的商户们正通过AI翻译软件,将商品描述同步译成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实时对接墨西哥、沙特买家。 “他还在用1990年代的思维看中国,”一位跨境电商业内人士说,“而我们早已跳出‘美国市场依赖症’。” 这场争论的本质,是旧霸权与新生代的碰撞,阿克曼的推文获得千万流量,但义乌直播间的百万订单,或许才是未来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