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打响反霸权第一枪时,参会的只有80多个国家,先不说数量不重要,质量才关键,这80国已经是“敢亮剑的狠角色”! 要搞清楚4月23日这场联合国安理会"反霸权声讨会"为啥能被称作"反霸权第一枪",还得从美国最近的一系列骚操作说起。 美国去年开始玩起了"关税大棒",先是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接着又把黑手伸向全球经济体,对100多个国家的商品加征10%-50%的关税。 这哪是正常贸易战?分明是在用经济手段搞霸权主义。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像巴基斯坦、古巴这些依赖出口的国家,农产品和矿产出口直接腰斩,产业链说断就断。 更绝的是,美国还想用"规则"当遮羞布,一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一边要求其他国家遵守所谓的"国际秩序",这种双标操作彻底激怒了国际社会。 中国作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这次直接亮剑。4月23日的阿里亚模式会议,主题直白得很:"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对国际关系的冲击"。别看这名字绕口,其实就是冲着美国去的。 会议现场那叫一个热闹,80多个国家代表挤在联合国总部,五常一个没跑,连古巴、伊朗这些被美国制裁的国家都来了。中国代表傅聪大使一开口就直击要害,用四个"严重"痛批美国:严重侵犯各国权益、严重违反世贸规则、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这番话直接戳中美国的七寸,台下不少国家代表频频点头。 美国代表坐不住了,跳起来否认单边主义,还试图转移话题,扯到南海和台湾问题。结果傅聪大使当场回怼:"美国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员国,有什么资格对南海说三道四?台湾是中国内政,轮不到外部势力干涉!"这一怼让美国代表哑口无言,现场气氛一度尴尬。更有意思的是,法国代表虽然支持多边主义,却顺带批评了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行为,英国代表则说关税问题该去世贸组织谈,这明显是在两边讨好。 会议从上午开到晚上十一点,30多个国家轮番发言。俄罗斯代表痛斥美国"经济殖民",巴基斯坦代表哭诉关税让他们的纺织业损失惨重,连科威特都代表六个中东国家发声,说美国的单边主义让中东石油出口雪上加霜。最让人意外的是,希腊、巴拿马这些平时低调的国家也站出来,隐晦地批评美国。这场面,活脱脱就是一场"美国批斗大会"。 会议虽然没通过什么决议,但影响可不小。首先是舆论上的胜利,会议全程直播,全球媒体都在报道,美国的霸权嘴脸被曝光得淋漓尽致。其次是外交上的孤立,80多个国家参会本身就是态度,连美国的盟友都没几个敢公开支持它。更关键的是,中国借此机会推动建立"反霸凌联盟",为未来WTO改革和去美元化埋下伏笔。 美国会后坐不住了,发声明说会议"浪费时间",但这恰恰暴露了它的心虚。要知道,阿里亚模式会议虽然是非正式的,但中国把讨论内容整理成安理会文件,挨个发给各国,就算你没参会,也得知道大家说了啥。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方式,比直接对抗更让美国难受。 这场会议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际社会的人心向背。美国的单边主义不得人心,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正在成为主流。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联合国舞台上越来越有话语权,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这标志着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正如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所说:"真正的中国力量,是从容应对霸权的韧性。"这次会议,正是这种韧性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