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陆丰王嘉禧被殴打致死案:六年维权路,司法争议不断 2018年10月3日,在广东陆丰,25岁的王嘉禧于姐姐的火锅店帮忙之际,因停车纠纷同胡某秋、林某波发生了口角。当晚,胡某秋、林某波饮酒后返回店内对王嘉禧进行殴打,致使其左侧身体无法活动,送医后被确诊为左侧肢体偏瘫。2020年6月,王嘉禧因并发症不幸去世,年仅27岁,而这一事件也随之开启了一场长达六年、充满争议的司法纠葛。 在该案件里,诸多环节疑云密布。事发次日,南堤派出所取走监控硬盘,归还时视频却已不见,幸亏家属提前备份才留存下关键证据。需要注意的是,施暴者胡某秋为时任派出所所长胡某波的堂侄,这让证据的消失难免令人起疑。在伤情鉴定上,陆丰市司法鉴定中心起初认定王嘉禧为“轻微伤”,但暨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结果却是“左侧肢体偏瘫”(六级伤残),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使得家属对鉴定的公正性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并且基于“轻微伤”的结论,施暴者仅被行政拘留15日,在行政复议时,拘留期限还被改成10天,家属甚至未能及时收到法律文书。 王嘉禧死亡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初报告死因为“脑瘤”,2024年却称是“误写”,更正为“脑疝”,家属认为其死因与殴打直接相关。然而,刑事立案却拖延至2022年,也就是王嘉禧去世1.5年之后,两名施暴者最终仅以“寻衅滋事罪”被判处1年6个月有期徒刑,家属觉得量刑过轻,并且怀疑司法程序受到了干预。 在民事诉讼方面,案件历经6年,多次被发回重审。2025年4月25日,案件于陆河县法院异地开庭重审,庭审持续12小时,未当庭宣判。为了维权,王嘉禧的姐姐王女士变卖了家产、舍弃了事业,家庭也因此破碎,其父更是由于压力过大而离世,这场悲剧给家庭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该案件暴露出司法程序中的诸多漏洞,从证据保存不当、鉴定标准存在争议,到权力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都引发了公众对司法公正的高度关注。当地政法委虽已介入监督,但案件核心的司法鉴定对死因的认定依旧是关键。公众期望通过异地审理能够实现公正裁决,也希望司法机关能够妥善回应“轻微伤致瘫痪”等逻辑矛盾,给受害者及其家属一个公平的交代,捍卫司法的尊严与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