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月17日,美国一架携带4颗氢弹的轰炸机,在飞往苏联空域的途中经过西班牙上空时发生了爆炸,爆炸前,飞行员竟直接将4颗威力堪比1000个广岛原子弹的氢弹投到了西班牙。 1966年1月17日,阳光洒在西班牙小镇帕洛马雷斯宁静的田野上,农民何塞正推着犁在地里干活。 他听到空中有一阵轰鸣,抬头,只见两架巨大的飞机在蓝天中接近,其中一架显然不太对劲。 突然,空中爆出一团火球,紧接着是巨大的爆炸声,仿佛末日来临。 几秒后,他看见几团黑影从空中砸了下来,那不是普通的残骸——而是四枚氢弹。 这一刻,历史悄然偏离了轨道,这架出事的飞机是美国空军的B-52战略轰炸机,当时正在执行名为“铬穹作战”的任务。 也就是在冷战期间,美军的核轰炸机昼夜不停地在苏联周边空中巡逻,以确保在任何时刻都可以实施核反击。 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空中加油时操作失误。 B-52轰炸机与KC-135加油机对接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两机爆炸,机组人员部分当场丧生。 机身在高空解体,其中装载的四枚氢弹随即被“抛洒”至地面,落点正是西班牙南部的帕洛马雷斯村庄。 这四枚氢弹中,每一枚的威力都相当于1000颗广岛原子弹。 虽然它们在坠落过程中安全机制启动,没有引发核爆炸,但两枚弹体因冲击力爆炸,释放出放射性钚尘,严重污染了该地区的土壤与空气。 更令人不安的是,另有一枚氢弹直接掉入地中海,从此失踪。 美国人如临大敌,五角大楼立即启动代号“破裂箭”的最高级别军事事故应对机制。 大批美军迅速进入帕洛马雷斯周边地区封锁现场,同时不惜一切代价寻找那枚失落在海中的氢弹。 为了减少外交风险,美国政府连夜与佛朗哥政权交涉,要求西班牙保持沉默,并由美军全权处理善后事宜。 佛朗哥虽然是独裁者,却也知道这事非同小可,提出条件:“美国必须对污染负责,并协助恢复当地环境。” 最终,美军调集了超过30艘舰艇,派出数百名潜水员与机器人,在地中海展开为期近三个月的搜索,动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海底雷达技术。 直到3月初,才终于在海底将那枚氢弹打捞上来,避免了一场潜在的生态与政治灾难。 而对帕洛马雷斯村民而言,生活已经彻底改变。 美军迅速挖走数千吨被污染的西班牙土壤,将其用密封容器运往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处核废料处理中心。 可即便如此,仍有部分放射性尘埃残留在村庄中,许多村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与疾病。 直到今天,帕洛马雷斯仍有部分土地被标记为“放射性监控区域”。 美国政府长期对此事件保持低调,媒体管制严格,而事故本身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逐渐公开。 1971年,美国一位调查记者曾在非官方渠道披露:“氢弹在空中被直接丢弃,是飞行员在爆炸前做出的最后选择——为了防止炸弹在高空引爆,造成无法估量的全球核灾难。” 这种“投弹”行为是否也造成了更大的地面威胁?外界不得而知,美方始终坚称:“氢弹设计具备多重保险机制,不会轻易引爆。” 但真实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1960年代的核安全技术远未成熟。 部分专家质疑:氢弹虽然不会完全核爆,但在撞击过程中依旧可能释放出巨量放射性物质,尤其是内部的钚和氚。 这次事故成为美军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武器丢失事件之一。 而在冷战历史中,这种“氢弹丢失”并非孤例。 根据解密文件,自1950年代至1980年代,美国发生过超过30起“核武器事故”,部分核弹甚至至今仍下落不明,被称为“失落的原子弹”。 回看1966年那场从天而降的氢弹风暴,不禁让人心惊:如果当时任何一枚弹头发生链式反应,西班牙南部乃至整个地中海,恐怕都将被永久摧毁。 “我们从地里挖出了一枚人类自毁的证据。”——这是后来一位帕洛马雷斯老人在采访中留下的感叹。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新媒体——《可怕!4枚美国氢弹曾掉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