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探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新路径

西安交大一附院党委书记、西安交大中国医院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马辛格

陕西省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在延安、铜川、宝鸡3市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探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实施的新路径。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改革研究院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委托,对陕西省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梳理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各试点市落实医改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探索形成了多种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管理发展模式。延安市不改变成员单位行政隶属关系,通过管委会、理事会等管理机制协调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铜川市根据医疗机构发展基础、业务能力特点,规划集团内部成员单位差异化发展路径,重点提高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常见慢性病诊疗等能力。宝鸡市积极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牵头组建医联体,盘活区域医疗资源,缓解公立医院服务压力,填补服务短板,形成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互补合作、良性竞争并存生态,激发医疗体系新活力。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需要明确责任、利益、管理、服务四要素。结合陕西省试点实践和存在不足,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走深走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强化政府投入和部门协同。除按原渠道足额安排医疗集团各单位财政投入资金外,应探索创新对医疗集团的财政补助方式,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投入。加强多部门统筹协调和联动互动,通过联合调研、专项督查、定期评估等方式,掌握医疗集团建设详情,破解人事薪酬、绩效考核、医保支付、医疗服务价格等体制机制中的难题,给予政策支持,有序推进医疗集团建设。

推行垂直化人财物管理机制。紧密型医疗集团最主要的特点是内部行政管理统一化,在顶层设计保障与配套政策支撑前提下,通过合作协议或章程规定成员单位职能,确保人财物调配权由牵头医院或管理委员会统一行使。建立并落实集中管理架构,统筹重大决策,打破成员单位行政壁垒,设立人力资源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推行垂直化人财物管理机制。

多维度推进双向转诊。统一医疗质量与培训体系,严格制定、执行同质化诊疗规范和操作标准,依托牵头医院开展基层医护人员业务能力轮训。以差异化赋能基层医疗机构,通过资金倾斜、设备升级和专科建设,推动基层机构向社区医院转型,重点发展慢性病管理及影像检查等服务,增强居民信任感。优化双向转诊机制,制定明确的转诊指征和路径,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转诊申请、审核、反馈全流程线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