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泰山区邱家店镇王林坡村:深挖民俗文化 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大众网记者韩宇泰安报道

一座座白墙青瓦的院落错落有致,屋脊上灵动的砖雕讲述着古老传说,木门上斑驳的铜环叩响岁月回声。当52处荒废宅基地摇身一变成为乡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聚集区,泰山区邱家店镇王林坡村开启了“乡村生活”贩卖之旅。

近年来,王林坡村深挖乡土民俗文化,盘活闲置资源,将古村、古景与民俗有效保护利用,打造出具有鲜明鲁中文化特色的乡村民俗生活体验区,探索出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我们村以民俗文化为核心,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置换等方式,盘活52处闲置宅基地,恢复和活化老茶馆、粉皮坊、酒坊等17处乡村生产生活场景,游客可以来体验和感受乡村生活,在民俗互动中寻觅乡愁。”

木质桌椅上经年累月的包浆泛着温润光泽,“老茶馆”带着岁月沉淀的韵味;粉皮坊的灶台水面翻涌着细密的浪花,老师傅手腕如钟摆般匀速旋转,浆液在旋子底部铺成薄薄的圆饼……王林坡村依托“泰山泉乡”的历史底蕴,以清泉茶馆为核心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从百年涌泉中提炼“人生三杯茶”文化符号,融合李白诗词意象,构建起“初心、成长、释然”的文化叙事体系。同时,深挖九省御道封禅文化,复原乾封书院历史场景,开发文创产品,形成“文化IP+场景体验+产品转化”的完整链条,今年已吸引9万人次游客,让“沉睡老屋”变成了“乡愁经济载体”。

在王林坡村的“泰山炊烟巷”民俗体验区,陶泥特有的质朴气息萦绕四周,泰山科技学院的学生们在此学习充满趣味的泰山“福香烧”工坊古法技艺。他们双手沾满湿润的陶泥,掌心贴着泥团反复揉搓,将原本松散的陶土揉成紧实的团块,在手中变成富有韧性的“泥坯雏形”。“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一个不太擅长手工的人,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做成什么样子它都是一个特色,就像老师说的一样,它在背后传递的是人文的温度,传递的是作者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个体验还是很棒的。”泰山科技学院大二学生王源说。

此外,王林坡村还深耕元宵灯会、七夕乞巧等民俗IP,创新推出“二月二舞花龙”“七聚泉乡鹊桥歌会”等特色活动,单场活动吸引超2万人次。打造“王林坡之夜音乐节”品牌,联动音乐团体举办12场主题演出,融合多种元素,增强体验区吸引力,实现“流量带人气、业态促留量”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成为令人向往的“乡愁栖息地”。

如今的王林坡村已华丽转身为省级景区化村庄,实现了乡村“颜值”到市场“价值”的转换。把民俗文化无形的乡愁化作可触摸、可感知的人间烟火,这里正以乡村旅游为引擎,奏响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