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京东外卖日销千万单,能否坚持下去?

京东要做即时零售入口。

京东美团外卖大战热度依旧。

如果从2月份京东正式宣布下场做外卖,那就已经两个多月了,按常理一般的平台在数据平淡之后就会偃旗息鼓,但京东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在刘强东的带领下实现了一出“绝地反击”。抖音做外卖做了五个月,平均每天只有10万单,但京东做了不到三个月,就实现了日销1000万单,约占据市场10%的份额。其中在最近的半个月里京东外卖实现了单量翻倍,从日销500万单达到了1000万单。这个成绩不要说滴滴、抖音没法比,就连巅峰时期的饿了么和美团也没有这么疯狂。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哪些是被以讹传讹误解颇深的?京东挑战美团真的是不自量力吗?笔者认为只有了解这些问题之后,才能精准的吃透这场“外卖大战”而不是被舆论牵着鼻子走。

第一、外卖真的是苦生意吗?

4月15日,一则长达7分钟的刘强东内部讲话流出。讲话中,刘强东谈到了京东外卖的商业模式,其中明确强调「京东外卖赚的净利润永远不允许超过5%」,其中,5%的上限包含佣金,包含广告费,包含商家的所有投入。除此之外,刘强东又花了大量的篇幅谈到了「给所有京东的全职外卖员上五险一金」,并且要给兼职外卖员单独设计一个商业医疗保险。

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京东外卖赚的净利润永远不允许超过5%」,看上去简直是业界良心,东哥是真想为群众做点事啊。但也有人质疑是作秀,根据是摩根大通(JPMorgan)的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主流外卖平台的平均净利润率仅为2.2%,最高者UberEats也仅为3.3%。

那国内如何呢?据美团财报数据,2023年其配送服务收入821.9亿元,相关成本907.4亿元,单均配送亏损0.39元。这么看来美团外卖配送本身确实不赚钱,但外卖业务还要算上佣金和营销服务等其他收入。

疫情期间,有不少地方餐饮行业协会发布了一些公开信,明确指出美团佣金过高的问题,在15%—25%之间。美团对此进行了否认,认为外卖真实抽佣只有6—8%。那么是谁在撒谎?两边都站着自己的立场上说话,商家们说25%左右也没说谎,因为这包含外卖的投流推广等算下来的平均成本,如果碰到膨胀券各种活动,那成本会更高。

那美团外卖业务净利到底有多少?根据财报数据,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有差不多20%毛利,这其中有外卖业务,但不止外卖业务,再看其他博主分析的数据,美团外卖业务净利在6.2%,实话说,比我们想象的要低。

因此,京东定的5%净利目标相比海外来说确实不算什么,但放在国内,还是比美团要低一些。

另外,美团2024年财报显示净利润为358亿元,净利润率为10%左右,2023年净利润率为5%,这说明美团整体的净利润并不是低于5%,甚至仍有一定上升空间。那既然外卖赚不了多少,什么业务赚更多呢?看上图就知道,美团的到店和酒旅业务利润率在38%,这部分是美团盈利的核心,是支柱业务。美团到店以及酒旅业务为什么能赚钱?难道不依靠海量的外卖用户的流量吗?

互联网行业,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例子并不稀奇。正是因为有了海量C端用户,美团才能对B端商户们有一定话语权,从到店以及酒旅业务上赚钱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包含到店以及酒旅/外卖的本地商业,不仅不是亏损的苦生意,相反是很有利润潜力的业务。2024年财报显示核心本地商业的营业利润为524.15亿元,较2023年的386.98亿元增长35.4%,营业利润率从18.7%提升至20.9%。

京东集团CEO许冉已经在4月12日采访中说得非常清楚:对京东零售来说,外卖业务做好了,既可以提升用户的增长、购物频次,也可以带来场景的延展。

有了外卖这个基础业务,才会有高利润的到店以及酒旅,以及各种亏损的创新业务,非要拆开来论,那就不是全面的商业分析了。

因此,互联网平台最终的目的都差不多,外卖单独确实赚钱不易,但获得了大量用户,后续再卖其他东西就方便很多了。

第二、京东能否坚持把外卖做下去?

美团本地生活CEO王莆中称,“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阿里、滴滴、字节不是都做过,滴滴目前在海外也还在做。”

言下之意是指,没有谁能打得过美团,哪怕你有美团所不具有的优势也不行。有业内人士指出,外卖业务本质上是一个重运营、重线下的行业,它要求企业不仅搭建线上平台,还要深度介入配送员管理、餐厅资源整合、实时调度系统建设等多个环节。这种模式与传统互联网业务高度标准化、可快速复制扩张的特点相违背。

而京东有什么呢?京东的本地生活配送从十年前就开始了,但做的显然不尽人意。在配送端只有达达,有130万活跃骑手,覆盖2700多个县市,2024年的日均配送单量在1000万左右。但相对美团七八百万人的骑手数量显然是不够看的。

按照第三方数据显示,目前京东外卖每单大概会亏损6元、日单量超500万计算,其一年的亏损至少在百亿元规模,更何况现在日单量已经1000万,那么外卖业务造成的亏损会更加激化内部矛盾。

更有好事者给美团支招,等着京东补贴下降,单量下降,再一波补贴击溃京东外卖的流量。

不少投资人认为美团的护城河坚不可摧,京东外卖将很快垮掉。

以上所说的问题,京东都考虑过,做外卖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22年就在计划做外卖了。京东做外卖也并非没有优势,外卖行业重运营重线下不假,但骑手端的问题还真的影响不是很大,几百万的兼职骑手足以弥补京东爆发的单量需求。比较难的是商家端的供给,过去美团有地推铁军多年深入经营。

但京东通过东哥亲自下场,极致的舆论宣传,极致的补贴力度,已经成功引爆了京东外卖。京东商家之前只有40-50万家,相比美团1500万差太远,很多餐厅没有入驻京东外卖。但是短时间内日均1000万单,足以说明商家来入驻,更少的商家反而会有更多的爆单机会。

有了足够的单量之后,商家、骑手、数据和算法都会得到逐步优化,整盘棋也就慢慢被盘活了。

其次,京东此次瞄准美团低线城市的代理商,京东全自营的模式自然不需要城市代理商,也就能省下5%—10%的佣金,把这部分近百亿的资金投入外卖补贴。这也是京东为什么敢说自家佣金率要比美团低的原因。当然前期建设成本也会很高,但如果坚持下来将会有成本优势。

目前来看,京东的营销节点高峰已然过去,总不能让东哥天天去送外卖,后续也很难看出有什么大招。所以日均1000万单就是眼下的高峰,关键在于京东能否短期内补齐各项短板,让外卖整体服务质量再上一个台阶。如果京东能够把日均1000万单维持在半年以上,那基本上可以说京东外卖成了。

有媒体认为,以前老大老二打架往往会把老三打没,所以该紧张的是饿了么。但饿了么在这波大战中,并没有盲目补贴跟风,而是祭出了抬高行业标准的办法,比如“恶劣天气自动触发补贴”,“逐步取消超时扣款处罚”。这对行业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对京东来说刚一进场就面临“高压局”,能否稳住有待观察。

据虎嗅报道,京东内部已经有一些涉及到“外卖与618联动”的规划,如果这些计划成真,那么京东整体的战略盘则更为清晰:它试图以外卖当作一个新的流量入口,去完成给核心基本盘业务拉新、拉高消费频次的用户转化。

第三、即时零售才是真正的战场

讨论两家矛盾最多其实还是即时零售之争,只不过在不同的媒体和社群,版本有所区别。有人认为是京东急了,理由是京东3C类目被美团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所以京东需要复仇。也有人认为是美团不“仁义”在先,通过外卖配送网络抢占了原来属于京东的市场份额。

在笔者看来,谁急了谁追赶并不重要,只要在商言商,公开公平竞争就可以。而不是“造谣式引流”或者把竞争对手批评的一文不值,这些都属于盘外招,赢了也不光彩。

电商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这几乎成为了共识,但即时零售仍然增速迅猛,2020-2022年增速超50%,2023年同比+29%,成为核心增量引擎。2023年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占社零总额1.4%),商务部预测2025年破万亿,2030年超2万亿(5年CAGR15%)。

这么大的市场几乎可以再造几个美团,所以也就成了京东和美团的必争之地。即时零售市场的威力两家早已感受到了。早在2022年京东到家(本地即时零售平台)订单量上升14%,对冲了其他业务增长下滑颓势。

2023年美团闪购日单峰值突破1100万单,即时零售(闪购)规模效应显现,新业务亏损收窄63%。数据还显示,2024年,美团闪购的3C家电订单量接近京东全站4成,其中电脑办公类商品订单量已经超过京东全站,手机通讯类商品订单量超过京东全站4成;此外,水饮、乳制品、零食等日用快消品订单大幅超过多个电商平台。

所以,即时零售是必须要打的战役,两家都没有退路。不过市场目前对于京东看空的声音更多,认为京东流量成本更高,美团拥有更为成熟和丰富的配送网络,美团可以做到送餐送万物。京东的传统仓储体系大而无当,竞争不过美团的快闪仓。

但事实上,美团快闪仓的的确很强,但是并不能做到“送万物”。快闪仓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前几年的“买菜大战”中就已经出现,快闪仓跟前置仓一样本身是灵活小规模的仓库,强调速度与便利,而像京东那样的自营仓配是对“全、大、稳”场景的基础保障,强调的是品类深度、成本效率以及价格、售后覆盖。两种各有优点。

闪购前置仓则以少量高频SKU、快速周转为特色,但很难支撑起大件与多品类,同时对第三方商家的品控、售后等也难以把控。所以有业内人士指出,美团闪购倒是成就了1688,因为不少产品溯源之后发现来自1688。

京东的仓配体系在今天仍然有现实价值,传统大仓能提供丰富SKU和低成本存储,适合囤货标品及长尾商品比如各种手办和工艺品等。

此外,即时零售的规模效应需要精细化运作。传统电商有规模效应,订单增加,商家的边际成本下降、库存周转变快、服务配送的时效也不受影响,今天的订单可以明天配送。但美团这类零售的规模效应小很多,订单多了得加骑手、而且要求配送时效,骑手工作量的波峰波谷差异很大,这需要你对骑手团队有极强、极灵活的组织管理,不然就是持续亏钱、业务还做不好。

总结

外卖只是即时零售的流量入口,京东更大的野心是建设自家的即时零售配送体系,为了这个目标,容忍短期亏损,外卖业务完全贴钱去做。当京东的消费频次和消费场景丰富之后,做不做外卖对于京东来说都可以。

因此,现在判断京东做外卖做即时零售一定打不过美团为时尚早,这场战争不会在短期内决出胜负。对于商家和骑手,哪家优惠力度大去哪家,哪家政策透明,不朝令夕改去哪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