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日本侵吞琉球时,琉球王派人向清朝求救,在李鸿章的府邸前长跪不起,被人拍下了这张照片。然而,使者在李鸿章门前跪了两天两夜,李鸿章却拒而不见。 日本九州岛的边缘的一片群岛,组成了如今的冲绳县。冲绳县的海和景色都非常美丽,但当今是热门的旅游地区,但在过去,它却不是日本的领土,而是一个名为“琉球王国”、世代生活在琉球群岛上的小岛国。 1372年,彼时还未统一的琉球诸国成为了中国明朝的藩属国,始终和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到了清朝时期,琉球继续向清政府朝贡,从未间断。 然而到了1609年时,日本率兵侵占琉球,逼迫琉球向日本进贡,到了1879年,日本的野心已膨胀到了极致,对琉球的吞并几乎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琉球王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主权危机。 眼看国家即将落入他人之后,琉球王国被逼无奈,想到了自己的“大哥”——中国。国王派遣使节,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天津,请求清政府的出手相助。然而彼时的清朝已自身难保,如何顾得上这个小岛国? 琉球的使节们在李鸿章的宅邸前长跪不起,却得不到任何回应。他们长途跋涉,坐船过海,又翻山越岭,每个人都疲惫不堪。支持他们来到这里的,是对祖国的担忧和关怀,是不愿落入日本之手的自尊和倔强。 尽管李鸿章没有给他们任何答复,但他们还是持之以恒地跪着,此刻比起争取获得希望渺茫的援助,他们更像是进行着无声的抗议。昔日,他们为清政府进行了百余年的供奉,但清政府却不愿在危难之时给予任何帮助。他们在哀求,在诉说过往的历史,在抒发对黑暗未来的担忧。 屋内的李鸿章并非对此一无所知,只是当前大清的局势已岌岌可危,来自日本的压力不但仅施加给了琉球,还施加给了李鸿章。彼时他的桌子上正陈列着数册文书,其中有不少都是日本发来,用来阐述吞并琉球的计划。这无疑是对清政府的蔑视,但李鸿章却对此毫无反击之力。 如今国家羸弱,他自然也没有任何底气和能力。比起替琉球操心,他更为即将到来的更多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来自诸国列强的冲击感到担忧。 而门外的琉球诸使们,最终还是没能等到李鸿章的回心转意。1879年4月4日,日本宣布琉球改为冲绳县,同年5月27日,琉球王国灭亡。不知道这个命运多舛的小岛国,在日后还能不能迎来恢复主权的一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