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化装成商人的张子华,不幸被捕。敌人审讯他时,他讲一口浓重的家乡口音,说自己就是个小商人。就在他以为要脱险时,敌人将他拉到老虎凳上,以更加严厉的手段,逼迫他讲真实身份。 这时候说就全完了!张子华心想,之前这么惨都忍过来了,现在说岂不是白受刑了?他咬死不肯松口,说自己是卖枸杞的,怎么可能是共产党呢? 为了增加真实性,他还把卖枸杞的路线、存枸杞的货栈、货栈的格局和主人的信息一一告知了敌人,说得头头是道。
敌人听完也有些犹豫:难道这回抓错人了?张子华真的只是卖枸杞的?由于证据不充分,他们决定暂且搁置下这个案子。 这时,远在北京的总部得知了张子华被捕的消息,连忙派张致和前去救援。张致和也扮作枸杞商的样子,佯装探监,实际上是为安慰张子华:“同志,你受苦了!再坚持一下,我们很快就救你出来。” 这次探望无疑给张子华打了一针强心剂,他顽强地点了点头。没过多久,保释的消息传来,张子华就此顺利出狱。 之后,他投身于革命之中,先是作为代表和国民党交涉,又在次年穿行于大江南北,为传递情报、交接信息而不断奔波。 抗日战争时期,张子华还多次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赶赴前线,向中央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
他经年累月的的辛劳和努力被上面看在眼里,1937年,张子华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统战部联络局副局长,这在当时,既是对张子华能力和贡献的肯定,又是无上的殊荣! 然而随荣誉一并到来的,还有不知从何而起的谣言。1938年,有人称张子华在第一次被捕时,也就是他自称枸杞商那次,便背叛了革命,成为了国民党的奸细,多年来一步步爬上了高层,中央再坐视不管,恐怕会酿成大祸! 这自然都是无稽之谈,但当时的局势纷杂繁乱,情报问题是重中之重,因此张子华也不免受到调查和怀疑。然而他仍信任组织,为组织工作到了最后一刻。
194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病突然击倒了这个兢兢业业的战士,尽管进行了积极治疗,但张子华的生命还是停在了年轻的28岁。直到弥留之际,他的心中仍然担心着革命事宜。 1983年,在张子华去世41年后,这个遭受非议的战士终于迎来了平反。中央撤销了对他的怀疑和调查,重新给予他应有的公正评价,并在次年将张子华迁到了八里桥革命公墓。至此,张子华的一生才画上了圆满的句号。